金山分院院長室長照個管師 潘儀 | |||||||||||||||||
2025年國家發展委員會預測臺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並於2039年老年人口占比超過30%。新北市北海岸地區(萬里、金山、石門、三芝)的老年人口占比平均已達18.92%,且逐年攀升。隨著高齡人口的增加,長期照護需求日益迫切。然而,北海岸四區總面積約284平方公里,地區分布零散、人口密度低,交通主要依賴區域公路與少量公共運輸,醫療及長照資源分布亦不均,需仰賴跨區域合作與資源整合。 在此背景下,長照個案管理師扮演著關鍵角色。他們既是資源整合的橋樑,也是全人照護的實踐者。透過個案評估、照護計畫制定與服務連結,個案管理師有效解決交通與資源分布不均的挑戰。他們靈活運用社區資源與政府政策,確保長者獲得適切的醫療、復健與社會支持,進一步提升生活品質。 除此之外,個案管理師也致力於促進失智症友善社區的建立。失智症患者及其家屬在北海岸地區面臨更多挑戰,包括缺乏專業照護知識、社交孤立與心理壓力。透過推廣長照2.0政策及相關教育計畫,個案管理師協助家屬建立照護技巧,並鼓勵社區居民參與失智症友善活動,創造包容性環境,讓患者能融入日常生活。同時,個案管理師也擔任政策倡導者的角色,持續回饋第一線需求,協助政府優化資源分配與服務模式。面對未來高齡化社會的挑戰,北海岸的長照模式需持續創新,透過個案管理師的核心作用,整合多元資源與專業團隊,共同打造以人為本的長照服務體系,為高齡者提供更具尊嚴與幸福的生活。 成為一個專業的長照個管師
個案管理師的核心業務,包括家訪與電訪,並不僅僅依賴熱情與關懷,更需要多元專業技能的支持。家訪時,個管師須在陌生環境中進行需求評估與溝通,不僅要熟悉長者的身體狀況與生活需求,還需關注自身安全,妥善應對突發狀況。電訪則考驗溝通能力,需要透過語言精準掌握資訊,傳遞關懷,並建立信任關係。
在實務中,我們曾經訪視酗酒、吸毒、家暴及討債等高風險家庭,這些經驗讓我們深刻理解到,個案管理師的專業性與敏銳度至關重要。要成為一位優秀的長照個管師,不僅需要對工作的熱忱,更需要透過持續的專業培訓與實務經驗累積,還要能連結其他資源介入,才能實現真正的全人照護理念,為個案與家庭帶來更多支持與希望。 解決計畫撰寫時效性 在實際確認並討論後續照顧計畫的擬定過程中,我們發現個案管理師在撰寫每一份計畫時如同寫作文般,需為每個案重新構思內容,導致計畫送核的效率低下,不僅影響核定進度,也延遲後續照護單位進行居家服務的時間。此現象不僅對長者造成不必要的等待,亦增加個案管理師的工作負擔,進一步影響其他工作的進展。
結合社區資源與聯繫會:打造全人照護的實踐平台-北海英雄 當我們離開醫院的環境,走進個案的家中,深刻體會到若要實現真正的全人照護,僅靠我們自身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個案的需求往往跨越單一領域,涵蓋醫療、心理、社會支持與環境改善等多方面,這些需求必須透過整合社區資源及跨單位的合作來共同滿足。
此外,我們進一步結合本院失智共照中心的資源,舉辦針對社區的失智症課程與講座,內容包含照護技巧教學、家屬心理支持及社會參與活動。這些課程不僅服務失智症患者,還能提升家屬的照護能力,減輕其心理與身體壓力,並強化社區居民對失智症的認識與包容度,營造更加友善的社區環境。 透過整合正式與非正式資源,我們能針對個案與其家庭的需求提供個別化的協助。 在聯繫會議中,與會單位共同討論實務問題,分享成功經驗,並為特定挑戰制定策略,如解決資源分配不均或改善交通服務不足等問題。這種多方合作的模式不僅提升了資源使用效率,也讓我們能更全面地關注個案的整體需求,實現健康促進與生活品質提升的目標。
社區推廣與展望:迎接長照3.0的來臨 當政府推動長照2.0政策時,社區民眾經常會詢問:「這是什麼意思?它和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這些提問反映了社會大眾對長照議題的陌生與缺乏了解。然而,隨著新聞報導的累積,我們常常聽見那些令人心碎的「長照悲歌」:照護者因壓力過大,導致不堪重負而殺害被照護者,甚至攜失能者一起走上不歸路。這些悲劇真的與「你、我、他」毫無關聯嗎?當高齡化的浪潮漸漸逼近,每個家庭遲早都會面臨如何因應長照需求的挑戰。長照,並不是僅屬於少數人或特定家庭的課題,而是一個攸關全民福祉的議題。透過深入社區的推廣與教育,我們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長照的重要性,從而引發更多的共鳴與行動。同時,這也為即將到來的長照3.0奠定基礎,幫助我們共同打造一個智慧化、社區化、友善化的照護環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