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報導

:::
水溶性維生素:維生素B群與維生素C
內容下載:

藥劑部藥師 林立

 

前言

維生素,又稱為維他命(Vitamin),為一類有機化合物的統稱,是維持人體正常新陳代謝所需的重要營養素。由於大多數生物無法自行合成維生素,因此必須通過飲食等途徑來獲取。維生素可分為水溶性維生素和脂溶性維生素,本專題將著重介紹幾種常見的水溶性維生素,幫助大眾對這些維生素有基本的認識。

水溶性維生素

水溶性維生素對於維持人體正常運作至關重要,因為它們無法於體內長期儲存,必須透過日常飲食來不斷補充。這類維生素主要包括維生素B群和維生素C,它們參與了細胞能量產生、神經系統運作、免疫系統運作以及生物分子合成等多項重要過程。常見的水溶性維生素的主要功能、缺乏症狀及常見的食物來源如下:

  • 維生素B1(硫胺素THIAMINE)
    維生素B1在人體中參與多種細胞代謝過程,尤其在檸檬酸循環中扮演重要角色,協助粒線體產生能量。此外,維生素B1在神經傳導過程中也發揮作用,幫助神經訊號的傳遞。當缺乏維生素B1時,輕微症狀包括疲勞、虛弱、煩躁、睡眠品質不佳或腸胃不適,嚴重可能引發腳氣病或Wernicke-Korsakoff症候群,進而影響神經或心臟系統的功能。維生素B1廣泛存在於酵母、豆類、豬肉、糙米和全穀類食品中,但在高溫環境下容易變性,因此烹飪、烘焙會降低其含量,也容易在一般白米或精緻白色穀物如小麥粉的加工過程中被去除。

  • 維生素B2(核黃素RIBOFLAVIN)
    維生素B2是粒線體產生能量過程中的重要成分,參與了多條細胞代謝路徑,包括檸檬酸循環、氧化還原反應以及電子傳遞鏈等。核黃素輕微缺乏的臨床表現包括疲勞、虛弱、皮膚炎、口腔炎、喉嚨痛、眼睛癢等。單純且嚴重的核黃素缺乏症很少見,通常出現在飢餓普遍且食物匱乏的貧困國家,或患有先天核黃素吸收代謝異常的患者。核黃素存在於許多食物中,包括牛奶、雞蛋、肉類、魚類和綠色蔬菜。

  • 維生素B3(菸鹼酸NIACIN)
    維生素B3作為電子的接受者和氫離子的提供者,除了參與粒線體產生能量的過程外,也影響碳水化合物、脂肪酸和蛋白質的合成與代謝。菸鹼酸輕微缺乏時可能出現憂鬱、焦慮、暈眩等精神症狀,在資源相對匱乏的國家若長期缺乏可能導致癩皮病,其常見特徵為光敏性皮膚炎、腹瀉、癡呆、甚至死亡。菸鹼酸廣泛存在於植物和動物性食品中,包括酵母、肉類(尤其是肝臟)、穀物、豆類和種子。此外在高蛋白飲食中也可維持足夠的菸鹼酸,因為飲食中的色氨酸在肝臟中可藉由維生素B6的幫助轉化為菸鹼酸衍生物。

  • 維生素B5(泛酸PANTOTHENIC ACID)<
    泛酸的生物活性形式是輔酶A(Coenzyme A),參與了檸檬酸循環以及許多生物分子的合成與分解,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酸、胺基酸、膽固醇與類固醇。泛酸的名稱來源於其「無處不在」的特性,因為它廣泛存在於各種食物中,如蛋黃、肝臟、腎臟、肉類及全穀類。泛酸缺乏情況相對罕見,在戰爭或飢荒下,長期營養不良可能會出現燒腳症候群(burning feet syndrome),臨床表現包括四肢燒灼感、足部麻木、皮膚發紅和發熱。

  • 維生素B6(吡哆醇PYRIDOXINE)
    維生素B6包括吡哆醇、吡哆胺、吡哆醛及其磷酸化衍生物。其中吡哆醛磷酸在糖質新生、維生素B3合成、血紅素合成、神經傳遞、免疫功能及類固醇荷爾蒙調節中皆扮演關鍵角色。維生素B6缺乏的表現包括口腔炎、易怒、認知能力下降、憂鬱和周圍神經病變,嚴重缺乏可能導致脂漏性皮膚炎、小細胞性貧血和癲癇發作。維生素B6主要存在於肉類、全穀物、蔬菜和堅果,而烹飪、食品加工和存放會降低其含量。

  • 維生素B7(生物素BIOTIN)
    維生素B7又稱為維生素H,是多種羧化酶複合物(carboxylase enzyme complexes)的必需輔因子,這些酶複合物參與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脂質代謝,在蛋白質合成與細胞複製中也扮演關鍵角色,有助於維持皮膚、頭髮和指甲健康。生物素缺乏的典型臨床表現包括眼、鼻和口周圍的皮炎、結膜炎、脫髮、肌痛以及神經系統相關症狀,如憂鬱、嗜睡、厭食、幻覺和癲癇發作。生物素存在於多種植物中,在蛋黃、大豆製品、酵母和肝臟中的含量最高。除了從外部攝取外,腸道中的一些細菌也會合成生物素,故很少出現嚴重缺乏的症狀。其中一個常見導致生物素缺乏的原因為大量攝取生雞蛋白,因其含有蛋白質卵白素(Avidin)會與生物素結合,阻礙其吸收。

  • 維生素B9(葉酸FOLIC ACID)與維生素B12(鈷胺素COBALAMINS)
    葉酸是維生素B群的一種,也稱作維生素B9,它與維生素B12是參與DNA和RNA合成及胺基酸代謝的重要維生素,對於紅血球生成及胎兒發育至關重要,孕婦尤其需要補充充足的葉酸與維生素B12以防止胎兒神經管缺陷。葉酸或維生素B12缺乏時會產生不成熟的巨母紅血球,使得正常紅血球無法製造,進而導致貧血。其他常見的症狀包括手腳麻木、行走困難等,嚴重時可能導致神經退化性疾病,並影響認知功能。葉酸常見的來源就如其名,大量存在於綠色帶葉蔬菜中,另外穀物、柑橘類水果、肝臟、蛋黃中也有豐富的葉酸。維生素B12主要存在於動物性食品中,如肉類、魚類及乳製品中。維生素B12的吸收過程相對複雜,尤其需要胃中的內在因子(intrinsic factor),這使得素食者、老年人和某些胃腸功能障礙的患者更容易缺乏。

  • 維生素C(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
    維生素C為人體中重要的抗氧化劑,可以穩定多種體內物質,包括多種酵素、鐵、銅、維生素E和葉酸。此外維生素C也參與了脂肪酸運輸、神經傳遞物質合成、前列腺素代謝和膠原蛋白合成。其中,前列腺素代謝能夠緩解發炎反應,而膠原蛋白能夠維持皮膚、骨骼、血管和牙齒的健康。維生素C缺乏症稱作壞血病,輕微缺乏時會導致肉鹼(carnitine)的合成減少,出現嗜睡、疲倦和煩躁等症狀。進一步缺乏時會影響膠原蛋白和其他細胞外基質蛋白的合成,症狀包括毛囊周圍出血、瘀青、牙齦炎、關節痛、肌痛和傷口癒合不良,通常在飲食缺乏維生素C的3個月內出現。維生素C的重要食物來源包括柑橘類水果、番茄、馬鈴薯、草莓和綠色蔬菜等。

一般人需要額外補充水溶性維生素嗎?

一般而言,透過均衡飲食即可獲得足夠的維生素,但在懷孕、飲食不均、老年人、高壓及高體能需求者或特定疾病等情況下可能需要額外補充。若考慮自行使用維生素補充劑時,建議參考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發布的「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表1),避免補充過量或不足。此外,購買時務必選擇標示清晰、通過檢驗的產品,以確保品質與安全性。若懷疑出現其他健康問題或有特定需求,請先行就醫並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


臺大醫院院內藥品介紹

以下藥品均為處方用藥,用於特定疾病治療,若無醫師處方請不要自行購買服用;所列之常用劑量僅供參考,請遵照醫師指示的劑量服用。

  • 合利他命F50糖衣錠 Alinamin-F50 Tablet
    每錠內含Fursultiamine 50 mg 及Vitamin B2 5 mg,主要用於神經炎、維生素B1缺乏諸症、神經痛、術後腸管麻痺、眼睛疲勞、神經性膀胱炎,常用的劑量為1天1至3次,1次1錠。

  • 維六素錠 Beesix Tablet
    每顆內含Pyridoxine 50 mg/tab,主要用於妊娠引起之噁心、嘔吐、皮膚炎、維他命B6缺乏症,常用的維持劑量為1次,1次1錠。

  • 葉酸錠 Folic Acid Tablet
    每錠內含Folic Acid 5 mg,主要用於治療或預防缺乏葉酸引起的貧血,成人常用的起始劑量為1天3次,1次1錠,服用14天或至病情改善,維持劑量為1天1錠,服用1~7天。.

  • 彌可保膠囊 Methycobal Capsule
    每顆內含Mecobalamin 500 mcg,主要用於周邊神經病變引起的末梢性神經障礙,常用的劑量為1天3次,1次1錠。

  • 維他命乙丙複合膠囊 B.C. Capsules
    每顆內含Ascorbic Acid 150 mg、Cyanocobalamin 5 mcg、Nicotinamide 50 mg、Pyridoxine HCl 5 mg、Riboflavin 5 mg、Thiamine HCl 10 mg、As Calcium 60 mg、Calcium Pantothenate 20 mg、Calcium phosphate dibasic anhydrous 204 mg,主要用於發育不良、營養補給、虛弱體質、熱性消耗性疾患之補助治療、妊娠婦之營養補給,成人常用的劑量為1天1至3次,1次1錠。

結語

隨著現代飲食的多樣化,了解各種維生素的功能、缺乏症狀及其常見食物來源,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維持健康。透過均衡飲食、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將有助於促進長期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質。


參考文獻

  1. Kennedy DO. B Vitamins and the Brain: Mechanisms, Dose and Efficacy--A Review. Nutrients. 2016 Jan 27;8(2):68.
  2. Doseděl M, Jirkovský E, et al. Vitamin C-Sources, Physiological Role, Kinetics, Deficiency, Use, Toxicity, and Determination. Nutrients. 2021 Feb 13;13(2):615.
  3. Tardy AL, Pouteau E, et al. Vitamins and Minerals for Energy, Fatigue and Cognition: A Narrative Review of the Biochemical and Clinical Evidence. Nutrients. 2020 Jan 16;12(1):228.
  4. Sassan Pazirandeh, David L Burns. Overview of water-soluble vitamins. In: UpToDate, Connor RF (Ed), Wolters Kluwer. Accessed Sep 2024.
  5. Robert T Means, Kathleen M Fairfield. Treatment of vitamin B12 and folate deficiencies. In: UpToDate, Connor RF (Ed), Wolters Kluwer. Accessed Sep 2024.
  6. Robert T Means, Kathleen M Fairfiel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diagnosis of vitamin B12 and folate deficiency. In: UpToDate, Connor RF (Ed), Wolters Kluwer. Accessed Sep 2024.
  7.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第八版
  8. 臺大醫院藥劑部藥品資料查詢
  9. 藥品仿單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