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部 林瑛釗督導長 |
|
根據內政部統計,截至113年1月,臺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過431萬人,占總人口的18.4%,正式進入高齡社會。國家發展委員會預測,至民國114年,臺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未來每五個人中就會有一位年齡超過65歲。隨著年齡的增長,年長者的身體功能逐漸衰退,跌倒的風險顯著增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表的「預防年長者跌倒之報告」,每年65歲以上的年長者中,約有28%至35%會發生跌倒,而70歲以上的年長者則有32%至42%曾經跌倒。年長者的跌倒頻率隨著年齡和虛弱程度的增加而上升。我國於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的結果顯示,65歲以上的年長者中,約每6人就有1人曾經跌倒,而每12位年長者中就有1人因跌倒而就醫,曾經跌倒的年長者再次跌倒的機率也相對較高。年長者跌倒的後果,輕則造成擦傷、挫傷或扭傷等輕微傷害,重則可能導致長期臥床,甚至死亡,增加了家庭照護的負擔及經濟壓力。因此,預防年長者跌倒不僅有助於保護他們的安全,還能改善生活品質,是每個人都應重視的重要課題。
造成年長者跌倒有許多的因素,隨著年齡增長,肌肉的彈性與力量逐漸衰退,視力與聽力也會減退,導致行走時,無法及時發現或聽見環境中的警示;另外,年長者也可能產生骨質疏鬆、器官功能退化、腿部與核心肌群肌耐力減退等。服用的一些藥物可能會影響平衡或是產生讓人昏昏欲睡的副作用,進而增加跌倒風險。尤其現在進入冬天,早晚氣溫變化大,活動量減少,年長者體溫調節功能及血液循環較差,低溫帶來的影響可能更加劇烈。而環境的部分,則是需要注意光線是否充足,浴室、廁所或廚房等地是否有濕滑,另外,顏色的布置是否容易讓年長者看不清楚樓梯的高低等。
協助年長者預防跌倒,我們需要留意以下幾點:
若發現年長者跌倒了,請記得保持冷靜,可依照以下步驟進行協助:
即便長者意識清楚,若是跌倒的過程中有懷疑頭部碰撞,仍應觀察3~5日長者的意識狀態是否出現變化。
預防年長者跌倒是一項全面性的工作,需要從個人、家庭與社會多方面共同努力。有些年長者可能經歷一次跌倒後,會因為害怕再次跌倒,而限制了自身的行動,慢慢地喪失自主活動力與自信,導致害怕因為跌倒帶來的恐懼進而產生焦慮或抑鬱等心理健康問題,使得身體功能越來越差;此時,家人亦可多予關心與陪伴,鼓勵他們適度運動,建立自信,減少跌倒發生及其帶來的後遺症。最重要的,要時刻提醒自己,也提醒身邊的家人朋友,身體不舒服時千萬不要逞強,家人的協助會是最堅實的後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