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健園地

:::
【健康營養補給站】足夠鎂 身心更健康
內容下載:

營養室營養師 鄭千惠

 




現代人生活步調快,許多人由於工作忙碌,不注意營養均衡,而「鎂」這個身體的小幫手,常常被大家忽略!鎂不僅是細胞能量代謝的關鍵,更是神經、肌肉、骨骼和心血管健康的秘密武器。想知道鎂為什麼這麼重要嗎?我們一起來認識「鎂」這個人體不可或缺的礦物質!


鎂的重要功能
鎂好比身體裡的小工匠,參與數百種生化反應,從能量代謝到生化反應都少不了它:
  1. 能量代謝的超級助手:鎂是生化反應的重要輔酶,幫助合成ATP(三磷酸腺苷),讓身體有滿滿活力!
  2. 穩定神經與肌肉的幕後英雄:調控鈣、鉀離子平衡,確保神經傳導正常,肌肉運作順暢。
  3. 骨骼健康的守護者:參與骨骼形成,還能活化維生素D,促進骨骼健康。
  4. 血糖穩定的好幫手:減少胰島素阻抗,提升細胞利用葡萄糖的效率,讓血糖維持平穩!


鎂的建議攝取量
根據國健署的建議,鎂的建議攝取量因年齡與性別而異。成年人每天約需310-380毫克的鎂,不同性別及年齡層會有些微的差異。根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多數國人的鎂攝取量低於建議量。


為何鎂攝取量不足?
鎂攝取不足的原因多與飲食習慣有關。目前國人外食比例增高,飲食高度精緻化,深綠色蔬菜、全榖雜糧類、堅果種子、豆類等這些含鎂豐富的食物攝取量不足,導致鎂的攝取量無法滿足建議量。國人在飲食中也常購買過度加工的食品,食品中所添加的磷酸鹽類,也會干擾鎂的吸收,使得攝取不足的問題雪上加霜。


提升鎂的攝取量並不困難,以下是四個實用的飲食建議:
  1. 多吃深綠色蔬菜:菠菜、甘藍菜等都是富含鎂的豐富的來源,國健署也建議國人每天攝取3份以上的蔬菜,其中包含1至2份的深綠色蔬菜(每份蔬菜以100公克計)。
  2. 堅果與種子:杏仁、葵花籽、南瓜子等堅果種子類食物含有豐富的鎂,建議以此類食物取代部分的精緻油脂,每天建議攝取1份的堅果種子類。
  3. 選擇全穀類:用糙米、燕麥等全穀雜糧取代精緻白米和白麵條。
  4. 攝取豆類及其製品:如黃豆、毛豆或豆腐,既是蛋白質的良好來源,也富含鎂。


如果飲食還是無法滿足需求,鎂補充劑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在這裡介紹幾種不同型態的鎂離子:
  1. 氧化鎂:吸收率低,臨床上常當成軟便劑使用,高劑量可能引起腹瀉。
  2. 檸檬酸鎂:吸收佳,但部分人可能有腹瀉情況。
  3. 氯化鎂:液體或發泡錠形式吸收效果佳,由於常以液態的形式販賣,對於不喜歡吞藥錠的人而言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4. 甘胺酸鎂:吸收佳,是良好的選擇。
每天補充劑的鎂含量不宜超過350毫克,腎功能異常或低血壓族群,應經過專業醫事人員審慎的評估。


結語
鎂是維持我們身心健康的重要元素,從促進骨骼健康到穩定血糖,再到改善神經與肌肉功能,鎂的角色無處不在。然而,現代人普遍鎂攝取不足,應該積極改善飲食習慣,並在必要時選擇適當的補充劑。讓我們從今天開始,重視鎂的攝取,為健康加分!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