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簡介
癲癇,俗稱「羊癲瘋」,為僅次於中風第二常見之神經疾病。起因於腦部神經細胞的不正常放電,根據大腦異常放電部位的不同而造成不一樣的症狀,包含肢體不受控制地抽動、意識障礙、感覺異常、眼睛上吊等。根據目前的流行病學統計,全世界的癲癇盛行率約為0.3~1%,臺灣罹患癲癇的人數根據不同研究推估約有10~20萬人,其中約莫七成左右的患者可以透過服用抗癲癇藥品達到良好控制,難治型癲癇則可能需要外科手術、迷走神經刺激術或深部腦部刺激術等做進一步治療。
可能引起癲癇的原因有非常多種,包含腦部本身的病變(如:頭部外傷、腦瘤、先天基因或結構異常)、中樞神經感染、自體免疫疾病、全身代謝性疾病等。癲癇可以根據發作範圍粗分為三大類:
- 局部性癲癇發作:腦部特定區域異常放電導致病人局部臨床症狀,又可以根據病人發作時是否出現意識障礙,分為簡單性局部發作(發作時仍有意識)、複雜性局部發作(發作伴隨意識障礙)。
- 全身性癲癇發作:大腦兩側同時異常放電造成病人全身性症狀,根據症狀不同可以分為僵直陣攣性發作、肌躍性發作、失神性發作、失張性發作等等。
- 無法分類之癲癇發作。
癲癇之藥物治療
部分病人僅經歷單次抽搐發作,經醫師評估,若相關檢查正常、誘發因子已解決、復發風險低者,不一定需要長期服用癲癇藥物治療。多數病人若腦波檢查發現異常、出現神經疾病或缺陷、或為中高度癲癇復發風險之患者,目前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治療指引,建議應儘早開始使用癲癇藥物控制,可以顯著降低日後癲癇復發的頻率及發作時間,並使發作侷限在局部,避免進展到大發作。雖然無法靠藥物完全治癒癲癇,但藥物卻可以大大改善癲癇患者的預後及生活品質。
癲癇之藥物治療,以低劑量、單一藥物治療為原則,再根據病人癲癇控制情形及副作用耐受程度做劑量調整,穩定控制後再逐漸調整至最低有效劑量,在有效控制癲癇發作與降低副作用發生之間達成平衡。抗癲癇藥物的選擇,則須根據病人癲癇類型、性別、年齡(如孕齡婦女)、病人其他共病症(如:肝腎功能障礙)、藥物交互作用、藥物副作用等,選擇最適合的用藥,約有一半的病人使用單一藥物便可良好控制癲癇,部分病人則需要合併兩種以上藥物治療。抗癲癇藥物可以根據上市時間、廣窄效、抗癲癇機轉做分類,舉例如下:
- 早期上市的抗癲癇藥品包含:phenyotin、carbamazepine、barbiturate、valproate以及benzodiazepines(BZD)類藥物等,雖然可以有效控制癲癇並大大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但副作用較多且可能與其他藥品產生藥物交互作用,部分藥品因治療濃度區間狹窄(濃度太高時易出現副作用,濃度太低則治療效果不彰),而需要抽血進行藥品血中濃度監測。隨著新一代的抗癲癇藥物的推出,如:gabapentin、pregabalin、lacosamide、lamotrigine、topiramate、levetiracetam等不勝枚舉,目前癲癇治療的選擇非常多樣,雖然新一代藥物抗癲癇效果與傳統藥物差異並不大,但有較少的副作用與藥品交互作用,適合同時服用其他可能造成交互作用的藥品、或對傳統抗癲癇藥品副作用無法耐受之病人。
- 廣效的抗癲癇藥品包含: valproate、lamotrigine、topiramate、zonisamide、levetiracetam、brivaracetam等。
- 針對特定種類癲癇治療效果較佳的窄效抗癲癇藥品,則包含:
- 局部性癲癇:carbamazepine、gabapentin、pregabalin、vigabatrin、lacosamide、oxcarbazepine、phenytoin、phenobarbital等。
- 失神性癲癇:ethosuximide 等。
特殊族群之用藥考量
- 孕齡女性:部分抗癲癇藥物(如:phenytoin, phenobarbital, carbamazepine, vigabatrin)可能會使身體肝臟中,負責代謝藥物之酵素活性增加,加速避孕藥物之代謝,導致避孕藥品效果變差,建議應併用其他非藥物之避孕方式。而部分避孕藥也可能導致某些抗癲癇藥物(如:lamotrigine)的血中濃度降低,需要根據臨床病人狀況進行劑量調整,建議主動告知並向醫師諮詢。
- 懷孕女性:部分抗癲癇藥品(如:valproate)可能具有致畸胎性,盡量避免於懷孕期間使用,以減少胎兒對valproate的暴露 。以過去美國FDA之藥品懷孕分級為例(共分為A、B、C、D、X級),D級表示對胎兒的危險性已有確實的證據,但在疾病危及生命或無法以其他較安全的藥物有效控制時,仍可考慮使用,懷孕分級為D級之抗癲癇藥品,包含carbamazepine、clonazepam、phenobarbital、phenytoin、primidone、topiramate等;而X級則代表在動物或人體研究中證實會造成胎兒異常,此藥對孕婦為禁忌,不建議使用,懷孕分級為X級之抗癲癇藥品,包含valproate。不過須注意的是,FDA已於2015年7月起,取消原本單純以字母標示的藥品懷孕風險分級,改以提供更詳細的文字描述,供醫療人員評估懷孕婦女使用該藥之安全性。因此,懷孕時若需服用抗癲癇藥品,仍須經由醫師專業評估以做選擇。
- 哺乳女性:
- 會分泌至乳汁之抗癲癇藥品,須經醫師評估利弊並監測嬰兒是否出現副作用之抗癲癇藥品,包含:carbamazepine、lamotrigine、levetiracetam、phenobarbital、primidone、topiramate、zonisamide、clobazem等。
- 會少量分泌至乳汁之抗癲癇藥品,但對嬰兒影響未知之抗癲癇藥品,包含:gabapentin、clonazepam、oxcarbazepine、phenytoin、pregabalin、vigabatrin、valproate等。
常見副作用
可依照影響的人體系統做區分,大致包含下列幾大類副作用,根據藥品所使用的藥品種類、劑量及服用時間長短而略有不同,發生率也各有差異。
- 中樞神經系統:嗜睡和鎮靜、頭暈頭痛、視力模糊、憂鬱或自殺意念等,部分藥品可能造成精神相關不良反應(包含行為改變、精神病症狀)。
- 血液系統:白血球減少(如:carbamazepine、levetiracetam)、再生不良性貧血、血小板減少等。
- 皮膚系統:皮膚疹、嚴重皮膚不良反應(如:carbamazepine)等。
- 腸胃道系統:食慾改變、肝功能異常、黃疸(如: phenobarbital、phenytoin)等。
- 藥品交互作用:可能藉由影響肝臟內不同酵素活性、或是競爭肝臟代謝酵素,而較容易出現藥物交互作用之抗癲癇藥品,包含:carbamazepine、phenytoin、phenobarbital。若並用部分抗生素、抗凝血劑、降血脂藥品、抗憂鬱藥品等,應告知醫師以避免交互作用導致療效不彰或副作用增強等不良反應。
請按照醫師指示按時服用抗癲癇藥品,定期追蹤抗癲癇藥品之療效與副作用,以確保用藥安全;服藥期間若有不舒服症狀應於回診時告知醫師,由醫師評估是否需要調整用藥,不應因為擔心副作用的發生而全然拒絕服用抗癲癇藥品。
抗癲癇藥品停藥時機
目前並沒有確切標準可用以評估停藥之時機,但部分長期服用藥物並達到兩年以上癲癇未發作的病人,經醫師專業評估後,可能有機會停止服用抗癲癇藥品。停用藥品需要綜合考量各種可能影響未來癲癇復發的風險因子,包含:初次癲癇發作的年紀、癲癇發作之類型、停藥之前癲癇發作的次數與持續時間、停藥前是否有不正常腦電波圖、初次癲癇發作對藥物治療之反應、目前服用的癲癇藥物數量及種類、家族癲癇病史等等,綜合多方面之評估。即使不具任何以上危險因子,且已經數年癲癇未發作之病人,停藥後仍有20-25%的機率可能復發癲癇,因此不可擅自停用抗癲癇藥品,而應尋求醫療團隊的專業評估。
結論
隨著抗癲癇藥物的日新月異,有越來越多藥品可以做為癲癇治療之選擇,可依據病人疾病狀態及對副作用的耐受性,挑選最適合的藥品組合。只要按照醫師指示規律服用藥品並定期追蹤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大部分的病友都可以達到癲癇控制,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
參考資料
- Steven C Schachter. Overview of the management of epilepsy in adults. In: UpToDate, Paul Andrew Garcia (Ed), Wolters Kluwer. (Accessed on August 8, 2024.)
- Steven Karceski. Initial treatment of epilepsy in adults. In: UpToDate, Paul Andrew Garcia (Ed), Wolters Kluwer. (Accessed on August 8, 2024.)
- Steven C Schachter. Antiseizure medications: Mechanism of action, pharmacology, and adverse effects. In: UpToDate, Paul Andrew Garcia (Ed), Wolters Kluwer. (Accessed on August 8, 2024.)
- Patrick Kwan, et al. Antiseizure medication maintenance therapy and drug monitoring. In: UpToDate, Paul Andrew Garcia (Ed), Wolters Kluwer. (Accessed on August 8, 2024.)
- Thomas McElrath, et al. Management of epilepsy during preconception, pregnancy, and the postpartum period. In: UpToDate, Steven C Schachter, et al (Ed), Wolters Kluwer. (Accessed on August 8, 2024.)
- Micromedex® (electronic version). Merative, Ann Arbor, Michigan, USA. Available at: https://www.micromedexsolutions.com/ (cited: 08/08/2024).
- 台灣癲癇醫學會 Available at: https://www.epilepsy.org.tw/knowledge/48
- 財團法人台灣癲癇之友協會 Available at: http://www.epilepsyorg.org.tw/index.as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