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室營養師 王文霆 |
|
根據國健署的統計,民國106-109年臺灣成年人高血壓的盛行率是26%,盛行率隨著年齡增長而上升,65~74歲的人一半以上有高血壓,75歲以上更是高達6~7成。血壓控制不良會增加腦中風、心血管疾病及腎臟病的風險。根據2022年台灣高血壓指引,正常情況下,收縮壓應該要小於120毫米汞柱且舒張壓應小於80毫米汞柱,當收縮壓超過130毫米汞柱或是舒張壓大於80毫米汞柱,即為高血壓。造成高血壓的危險因子有很多,除了與年齡、性別、家族史等先天條件有關,與後天的飲食及生活習慣也息息相關。像是肥胖、重口味、飲酒過量、不運動、經常熬夜、抽菸、生活壓力等等都容易引起高血壓。因此,要預防及改善高血壓,就要從日常飲食及生活做起。
針對高血壓所提出的得舒飲食(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DASH),意指利用調整飲食來預防及治療高血壓。得舒飲食強調要多攝取富含礦物質鉀、鎂、鈣及膳食纖維的食物,這些營養素有助於人體調節血壓,而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食物,像是肥肉、油炸、糕餅類等則應該減少攝取。 得舒飲食原則 (腎臟病患者不適用得舒飲食)
飲食的部分除了針對高血壓所提出的得舒飲食之外,也需減少鹽分的攝取,每日4~6公克,大約2/3~1茶匙的鹽巴,烹調時可多利用檸檬、鳳梨、番茄、九層塔等具有特殊風味的天然食材,減少調味料的使用,外食者可利用清湯或熱水洗掉多餘的醬汁或是過鹹的調味,並避免額外再加胡椒鹽、醬油等調味料。若要飲酒須避免過量;另外,維持理想體重,避免腹部肥胖,養成運動的習慣,每週5~7天,每次至少30分鐘的中強度運動,並配合生活習慣的改變,戒菸、避免經常熬夜,都有助於改善高血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