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

:::

疫情訊息

內容下載:

 

腸病毒仍處流行期;登革熱及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續創五年同期新高、國內新增一起本土登革熱群聚事件;國內腹瀉疫情上升;M痘國內外疫情持續

疫情概要

  1. 開學囉!國內腸病毒仍處流行期,籲請家長及教托育機構提高警覺,持續教導學童正確勤洗手,並落實環境清消,別讓腸病毒有機可趁
  2. 國內新增一起本土登革熱群聚事件,請民眾加強孳生源清除與防蚊措施
  3. 新北市新增2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籲請民眾落實「巡、倒、清、刷」,出現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
  4. 暑假出國熱潮所致,登革熱及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續創五年同期新高,呼籲民眾出國留意防蚊措施,返國後出現疑似症狀請盡速就醫
  5. 近期國內腹瀉疫情上升,籲請民眾落實飲食與手部衛生
  6. M痘上週新增4例本土個案,國內外疫情持續,上週M痘疫苗接種1,496人創今年新高,呼籲符合接種對象儘速打滿2劑M痘疫苗,以提升防護力

腸病毒

疾病管制署2024-09-03

  • 國內腸病毒疫情仍高於流行閾值,隨著開學季到來,學童間密切互動頻繁,使得腸病毒更易於校園間傳播,且可能成為社區及家庭之間疾病傳播的管道,增加群聚風險。籲請家長與教托育機構人員,加強教導學童落實「濕、搓、沖、捧、擦」正確勤洗手,及生病在家休息等良好衛生觀念,並注意居家、學習環境的通風及定期清潔與重點消毒,確保學童健康。
  • 近四週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克沙奇A10型次之,另易引起嚴重症狀之腸病毒A71型近期未檢出,D68型則為零星檢出,惟感染個案均為輕症。
  • 腸病毒傳染力強,易於家庭手足間傳播,家有5歲以下嬰幼兒之家庭,應更加注意個人衛生,並時常消毒、清洗兒童常接觸的物品及玩具。此外,青少年及成人都有感染腸病毒的可能,只是大多症狀較輕微,與感冒不易區分。最有效的預防方法為正確勤洗手、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外出返家後務必先更衣,摟抱、餵食嬰幼兒前,應以肥皂正確洗手,並落實環境清消。惟應留意酒精對於腸病毒之毒殺效果有限,建議可使用濃度500 ppm的消毒水(10公升清水+100毫升市售家庭用漂白水)進行一般環境消毒,調配時應穿戴防水手套、口罩及圍裙,並注意環境通風。
  • 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登革熱/屈公病

發佈日期:疾病管制署2024-08-27、09-23、09-240

  • 疾病管制署23日公布國內新增3例本土登革熱病例,居住於新北市新店區新和里及中和區興南里,發病日介於9/16至9/20,症狀包括發燒、頭痛、肌肉痛、後眼窩痛、腹瀉、噁心嘔吐等。3名個案潛伏期間與9/19花蓮縣本土登革熱個案均有新北市中和區興南里、景南里或新店區新和里活動史(為相連里別),其中2名有三介廟及天山公園活動史,高度懷疑為同一起群聚案件。新北市衛生局已於9/22完成個案居住地及風險場域孳清及清消,本周將持加強里別孳清作業、並設立社區篩檢站,另針對三介廟至天山公園步道間插立警示旗,提醒民眾出入時加強防蚊措施,疾管署亦立即成立機動防疫隊,每日派員至疫情風險區協助新北市進行各項防治措施。今日羅一鈞副署長親率同仁偕新北市政府衛生局陳潤秋局長及中和區楊薏霖區長、新店區陳怡君區長共同視察興南里、三介廟及天山公園疫情風險區防治現況,下午臺北區管制中心劉士豪主任亦參與新北市政府登革熱跨局處防治會議,持續與各層級防疫單位密切合作,全力防範疫情。
  • 目前國內登革熱、屈公病疫情以境外移入病例為主,尤以印尼、泰國、印度及馬爾地夫等東南亞、南亞國家為多,惟登革熱的潛伏期有3至14天,國人在國外遭感染後可能回國才發病,而這些回到居住地後始發病的個案,若受到斑蚊的叮咬,此斑蚊經8至12天後,將具有傳染登革熱病毒的能力,增加本土病例發生風險,因此民眾如前往登革熱、屈公病等蚊媒傳播疾病流行國家時應留意防蚊措施,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伊默克(IR-3535)等有效成分之防蚊藥劑,減少受蚊子叮咬的機會。回國後如出現發燒、四肢痠痛、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骨骼關節痛等症狀時,應主動告知機場檢疫人員,並儘速就醫及落實防蚊措施,就醫時請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以利診斷;醫療院所如遇有疑似症狀患者,可使用登革熱NS1快篩試劑輔助診斷並及早通報,同時留意就診病患是否出現登革熱警示徵象,包括腹部疼痛及壓痛、持續性嘔吐、黏膜出血、嗜睡及躁動不安等,給予妥適醫療處置。
  • 近日各地常有午後雷陣雨,籲請民眾雨後應落實巡、倒、清、刷,仔細巡視環境,將積水倒掉,澈底清除輪胎、鐵鋁罐、帆布、寶特瓶、盆栽墊盤等積水容器,留下的容器也要刷洗去除蟲卵,並妥善收拾或予以倒置,使用中的儲水容器則務必定期刷洗並加蓋或加掛細網,避免病媒蚊孳生,攜手打造無蚊家園,降低登革熱、屈公病等蚊媒傳播疾病感染及傳播風險。

腹瀉

發佈日期:2024-09-03

  • 近期全國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仍未趨緩,且腹瀉群聚通報案件呈上升趨勢,籲請民眾留意飲食及手部衛生,如出現疑似症狀,除儘速就醫外也應落實生病在家休息,以降低疫情傳播風險。
  • 近期腹瀉群聚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多,而細菌性病原有增加的趨勢,檢出病原以腸炎弧菌、沙門氏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主。病毒與細菌性腸胃炎主要症狀為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發燒等,細菌性腸胃炎有時會伴隨血便或膿便,症狀可持續1至10天,病程長短取決於所感染的病原種類及個人的免疫力,小於5歲的幼兒、老人及免疫力較差者症狀會較嚴重。食用受汙染的食物或飲水、與病人密切接觸(例如與病人分享食物、水、器皿;接觸到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或病人曾接觸的物體表面)而感染,常造成校園、餐飲旅宿場所等大規模腹瀉群聚事件。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皆應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備餐環境及烹製食物調理過程應符合衛生條件、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且食物應注意保存避免於室溫下放置過久且須澈底煮熟再食用(尤其是蛋、肉類及魚貝類等),以預防病毒與細菌性腸胃炎傳播。
  • 病毒與細菌性腸胃炎感染期間應充分休息並補充水分與營養,必要時補充電解質,並且注意正確洗手,降低病原傳播的風險。受病患污染的器物表面,應用20cc漂白水加1公升清水(1,000 ppm)擦拭;處理患者嘔吐物及排泄物前應戴上手套與口罩,並用100cc漂白水加1公升清水(5,000 ppm)消毒清理。此外,餐飲、團膳業者應落實備餐環境消毒與清潔,並留意工作人員(尤其是廚工)衛生及健康情形,如出現嘔吐、腹瀉或發燒等症狀請暫停工作,並於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後才可上班。

M痘

發佈日期:2024-09-03

  • 國內上週(8/27-9/2)新增5例M痘(Mpox)確定病例,因身體陸續出現皮疹、水泡、膿疱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其中3例未曾接種過M痘疫苗,另1例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為菲律賓,疫情傳播風險持續。
  • 依世界衛生組織(WHO)及各國監測資料顯示,全球2024年5月起整體疫情上升,以非洲區尤為明顯,主要係因剛果民主共和國(DRC)東部及蒲隆地爆發Ib亞型之疫情所致,鑑於該亞型病毒之致死率較高, WHO前於8/14宣布此波疫情構成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除加強流行區疫情管制,亦呼籲各國注意跨境傳播。鄰近國家中,中國、泰國疫情平穩持續,餘多國僅報告零星病例,澳洲則自今年5月起出現明顯疫情,截至8月已報告3百餘例,且仍在升高,須密切監測發展趨勢。
  • 為因應此波M痘疫情,疾管署持續密切監測國內外疫情發展,並加強機場、港埠檢疫工作,積極執行各項衛教宣導、個案通報、檢驗與處置照護等防治措施;另依據國際文獻指出部分Ib型病毒有基因缺損可能導致常用之世衛建議的Clade I分型檢驗誤判,疾管署已依文獻發布之Clade Ib型核酸檢驗方法(Real-Time PCR)建置國內快速檢驗技術,9月2日已上線使用,針對M痘確定個案檢體進行分型檢測,可加速Ib型的檢驗。
  • 接種第1劑M痘疫苗14天後,對疾病的保護力僅有約4成至8成,而完成接種2劑疫苗後,則可高達9成保護力,呼籲符合M痘疫苗接種條件民眾,包括:近1年有風險性行為者(例如:多重性伴侶,包括在非同一時間與超過1人發生性行為、性交易服務者、於營業場所發生性行為者等);過去曾罹患性病;或性接觸對象有前述任一情形者等儘速接種,尚未完成第2劑接種者,也應儘速完成,以達完整保護力。目前全國共244家合作醫療院所可提供接種服務,請儘速完成接種。M痘疫苗接種合作醫院名單詳見https://gov.tw/3SG

~臺大醫院感染管制中心關心您~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