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健園地

:::
全喉切除術衛教
內容下載:
 
全喉切除術(total laryngectomy)是一種透過完整移除喉部治療晚期喉癌或其他嚴重喉部疾病的手術。此手術會對患者的呼吸、說話和吞嚥產生重大影響,因此,衛教及說明對於患者及其家屬來說至關重要。


術前衛教
  1. 手術概述
    • 手術目的:治療喉癌或其他嚴重喉部疾病,適用於無法進行放射線治療及同步化學治療者,或者醫師評估其有不可替代性及必要性。
    • 手術過程:移除整個喉部病灶,並進行氣管造口術,使患者通過頸部的造口進行呼吸,食道及氣管的構造會改變。術後經過訓練和輔具仍可發聲及由口進食。

  2. 風險和併發症
    • 潛在風險:出血、感染、呼吸困難、吞嚥困難等。
  3. 術前準備
    • 心理準備:術後說話方式、聲音及外觀會改變,患者需要做好心理準備。
    • 飲食和藥物:手術前一定時間停止進食和飲水,遵從醫囑調整藥物,停止抗凝血劑及SGLT2 inhibitor降血糖藥。
    • 健康檢查:進行必要的血液檢查、影像學檢查等,確保身體狀況適合手術,並戒菸、酒、檳榔等。
  4. 全喉切除術
    位置和功能:喉位於頸部的氣管上方,它是氣道和食道的共同開口,對於呼吸、吞嚥和說話非常重要,呼吸時,喉會打開以讓空氣進入肺部,吞嚥時,喉會上升並關閉氣道,防止食物和液體進入肺部,喉部的兩條肌肉褶皺,稱為聲帶,會振動來發出說話的聲音。(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 2024)


術後衛教
  1. 呼吸和氣管造口護理:
    • 造口護理:術後會暫時置放氣管內管維持造口形狀及呼吸功能,經醫師評估可移除內管。每日需清潔造口旁的結痂皮或痰塊,保持通暢。周圍適量塗抹四環黴素藥膏保持濕潤(下圖所示)。
    • 濕潤:使用濕潤器或蒸氣吸入保護氣管及避免痰塊產生。
  2. 溝通方式:
    • 替代性溝通方式:如書寫、寫字板、電子設備、人工發聲器等。
    • 語言治療:安排語言治療師協助患者學習新的溝通方式,可至無喉協會購買各類型發聲器。術後傷口使用發聲器可能會造成疼痛,建議傷口恢復並於回診評估後再開始練習。
  3. 飲食和吞嚥:
    • 進食指南:術後初期可能需要經鼻胃管餵食,並減少口水的吞嚥。後期傷口癒合後逐步過渡到口腔進食,初期先以流質再進階到軟質飲食,注意進食過程中需注意是否有滲漏及瘻管的產生。
    • 吞嚥訓練:必要時進行吞嚥功能訓練。
  4. 日常生活適應:
    • 洗澡:避免水進入氣管造口,使用特殊的防水罩或避免洞口進水。
    • 穿衣:選擇鬆散、容易穿脫的衣物,避免壓迫氣管造口,並可使用氣切領巾避免異物進入。可參考無喉協會生活輔具簡介 https://tinyurl.com/4rf4fyca
    • 外出:隨身攜帶必要的護理用品(如濕潤器、過濾器、清潔用具等)。
    • 突發狀況處理:如氣管造口阻塞、呼吸困難等,需立即就醫。建議同行者或在健保卡上註記,如突發意外須由氣切造口進行緊急處置(如口對造口人工呼吸、插管或放置氣切管),因口、鼻已無呼吸道功能。
  5. 心理支持:
    • 心理諮詢:提供心理支持,幫助患者適應新的生活方式。
    • 建議參加病友會,與其他患者交流經驗和支持。


總結
全喉切除術後的衛教旨在幫助患者及其家屬了解手術的過程和影響,並提供必要的知識和技能,以應對術後的各種挑戰。此手術有較好的存活率並維持部分生活品質,能夠持續由口進食,通過全面的衛教,患者能夠更好地適應新生活,提高生活品質。


參考資料

護理部護理長 林姝含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