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大花絮



::
「施比受更為有福」-於病房帶領服務學習的歷程
內容下載:
 

社會工作是一門助人的專業,除了在醫務領域幫助需要的病友、家庭,在學生的服務學習也可以有新的實務操作模式,運用社工專業,督導學生在臨床場域開展服務。我自己在學生時代也參加服務性社團,先後在童軍及教會領域都有社會關懷服務的經驗。進入醫院擔任醫務社工師後,在主管的鼓勵下,連結校園內的服務性社團,偕同社團老師帶領學生進入病房,嘗試開始新的服務學習模式。


社工師的養成過程中,增強我察覺病人家屬需求的敏銳度,以及連結資源的能力。在醫院工作時,發現老年醫學病房的病人白天若有較多互動和活動,可減少譫妄及日夜顛倒的狀況產生;另外在洗腎室接受透析的病友,因為治療時間較長,也無法移動,若有一些藝文活動或是床邊訪視,可幫助病友度過漫長的透析治療。在這個機緣下,主動連結醫院鄰近大學的服務性社團前來進行床邊訪視服務,並預先為師生們進行六小時的教育訓練,包括醫院及病房介紹、常見診斷衛教以及感染管制課程的宣導,當然遵守個資保密協議和病人隱私等規範也是必須要進行的授課內容。


經過行前訓練後,帶著學生實際進入病房,到床邊與病人及家屬互動。有些學生會演奏樂器,在探訪的過程中就帶著樂器,請學生先準備一些膾炙人口的經典老歌與兒歌,許多病友和家屬也會點播喜歡的歌曲;隨著輕快的樂音飄揚在病房中,病友臉上流露出舒緩而欣喜的表情,時而愉悅地跟著節奏拍手,時而輕聲哼唱,治療過程的不適暫時拋諸腦後。服務結束後,社工師帶領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享過程中的收穫與服務心得,也進行服務的反思,尋求下次服務可以再精進之處,達成服務者與被服務者的互惠。


此外,社團指導老師也表示,這樣的服務學習課程,幫助學生體驗與他人互動的經驗,是非常美好與重要的。學生在求學過程中,疏於與校外場域的人事物進行接觸,透過至病房與病人家屬的活動交流,讓學生練習溝通與關懷他人的技巧,增加對於他人的好奇心,促進主動交流的動機。正向的經驗會讓學生們願意繼續嘗試、從中學習,培養更健全的人格。


這次帶領學生到病房服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特別也很美好的經驗,期待未來繼續連結相關社團進入醫療場域,提供多元的病友服務方案。

社會工作室社工師 沈祐伃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