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報導

:::
顯影劑簡介與顯影劑相關之急性腎損傷
內容下載:
 

顯影劑簡介

顯影劑(Contrast Media),是指在進行如X光、電腦斷層(computed Tomography, CT)、磁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等影像檢查時,置入人體以藉由改變體內不同區域影像訊號強度的差異,使組織、器官、生理變化或病灶更清楚呈現的藥劑,因此又稱為造影劑、對比劑。而顯影劑依不同的藥理機轉,主要分為四類,包括含碘顯影劑、含釓顯影劑、超音波顯影劑以及傳統消化道攝影顯影劑。

含碘顯影劑(Iodinated Contrast Media)與顯影劑造成的不良反應簡介

含碘顯影劑主要使用於臨床影像學檢查中,較常使用於泌尿道攝影、血管攝影、電腦斷層檢查。而含碘顯影劑依其主要結構的不同,分為離子性和非離子性兩大類,兩大類最大的不同在於滲透壓。顯影劑的不良反應與顯影劑的滲透壓、黏性、分子結構等有關。低滲透壓、親水性高者,較快排出體外,因此對腎臟毒性較低、安全性高,相對不易引起顯影劑相關之急性腎損傷及神經毒性。舉例而言,我國健保給付的血管內含碘顯影劑為非離子性顯影劑,發生不良反應的機會較高滲透壓顯影劑低。

民眾雖然理解顯影劑可幫助醫師更容易判讀身體異常情況,但也會擔憂使用顯影劑發生不良反應,例如含碘顯影劑可能引起類過敏不良反應以及顯影劑相關的腎損傷,故安排攝影檢查時需要經醫療人員謹慎評估,針對具有風險因子的族群選擇使用非離子性顯影劑,甚至進行預防性用藥,以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

顯影劑相關的急性腎損傷(Contrast-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

在臨床上若需要進行腎臟或是周邊器官評估時,會考慮使用電腦斷層或是磁振造影。電腦斷層會使用到含碘顯影劑,對於原有腎功能不全的病人有腎功能惡化的風險。根據治療指引,顯影劑引起的急性腎損傷定義是在接受顯影劑靜脈注射後,經排除其他急性腎衰竭可能性後,在48小時內血液中肌酸酐上升0.3毫克/公合或7天內上升1.5倍稱之。雖然大多數病人肌酸酐可在7-10天自行回復到基礎值,但是在高風險族群發生腎病變的機率高達20%,因此找出高風險族群以及如何進行預防就為利弊權衡之重要課題。

高風險族群

  1. 腎功能不全(估算的腎絲球濾過率eGFR < 60 mL/min/1.73 m2
  2. 糖尿病
  3. 術前體液不足
  4. 大於75歲
  5. 有尿蛋白
  6. 高血壓或低血壓
  7. 鬱血性心衰竭
  8. 肝硬化以及腎病症候群

預防

在必須使用含碘顯影劑的高風險族群中,根據治療指引,可考慮以下方式進行急性腎損傷的預防:

  1. 使用最小劑量的等滲透或是低滲透顯影劑。
  2. 在給予顯影劑前,給予適當靜脈注射的生理食鹽水或輸液,若無法給予靜脈注射,口服補充水分也是一種替代方式。
  3. 使用短期高劑量的降膽固醇藥品statins,目前被認為可透過其抗氧化的作用來預防顯影劑腎病變。
  4. 在給予顯影劑前後可考慮給予N-acetylcysteine(NAC)。
  5. 若eGFR < 30 mL/min/1.73 m2或急性腎衰竭有使用metformin者,注射顯影劑當時或之前開始停用metformin,檢查後48小時如果腎功能穩定可回復使用。

結語

顯影劑可以賦予檢查影像更高的對比度,幫助醫師觀察病灶與正常組織之差異,使顯影劑在放射醫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顯影劑並非沒有風險,因此,經由釐清病人確切病史、挑選適合的顯影劑、以及密切監測不良反應,權衡利弊以達到病人最佳益處。

參考文獻:

  1. 邱宏仁、陳邦斌、李莉文等,2023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對比劑手冊。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2023年9月出版,(Accessed on 12/04/2023)。
  2. 陳雅玟、張文釧、蔡敏鈴(2011),淺談顯影劑。藥學雜誌,第27卷第4期109 冊,第28-32頁
  3. 林承叡、王淑麗、吳秉勳等,台灣慢性腎臟病臨床診療指引更新版_初稿。台灣腎臟醫學會,2022年出版,(Accessed on 12/04/2023)。
  4. 吳允升、胡斌強、黃彥達等,台灣急性腎損傷處置共識。台灣腎臟醫學會,2020年出版,(Accessed on 12/04/2023)。
  5. Michael R Rudnick, MD et al. (2023). Prevention of contrast-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 related to angiography. UpToDate. (Accessed on 12/04/2023.)

藥劑部藥師 曾昱綺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