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健園地

:::
乳房重建病人護理-以深下腹動脈穿通枝皮瓣(DIEP)為例
內容下載:
 
乳癌為臺灣女性最常發生的癌症,藉由「乳房自我檢測」、「乳房超音波」、「乳房攝影」早期偵測與追蹤、治療,加上醫藥科技的持續進步,乳癌的治癒率已有持續的提高。乳癌為一項可能影響身體心像(body image)的疾病,若有執行手術之必要,可與乳房外科或整形外科醫師討論,以了解不同重建方式之優缺點。本篇以乳房自體組織重建-以深下腹動脈穿通枝皮瓣(DIEP)為例,藉此提供此類手術住院病人的手術後照護方式,期降低病人於住院前的焦慮感。

深下腹動脈穿通枝皮瓣(DIEP)是取腹部的皮膚與脂肪,以及一部分供應皮瓣的血管,移植到缺損處的乳房,須經由顯微鏡手術進行接合,因此手術時間長且困難度高,手術後照護需要病人與照顧者的耐心協助配合。進行此項手術的照護事項大致如下:
  • 一、 移植皮瓣循環的監測:手術後1-5天護理師會1-4小時頻繁監測移植側之乳房皮瓣循環狀況,包含顏色、溫度,並以心血管血流計聽診血管灌流聲音,至皮瓣循環穩定或主治醫師囑咐暫停為止。
  • 二、 移植皮瓣傷口的照護:手術後需監測皮瓣循環,乳房傷口會以紗布覆蓋,建議可使用減敏膠帶避免傷口周圍皮膚過敏,而腹部傷口會使用人工敷料覆蓋與束腹帶固定,降低移動或咳嗽時引發的傷口疼痛感。
  • 三、 手術後的相關管路照護:手術後一般需注射血管擴張劑與抗生素,會於頸部放置中心靜脈導管;另有引流管放置於胸部與腹部,宜注意引流管之通暢無拉扯(可固定於衣服或束腹帶),每日護理師會記錄引流量,並由主治醫師決定移除時間;手術中會放置導尿管至術後返回病房,當可下床活動時即可由護理師移除導尿管。
  • 四、 術後休息與活動:醫護人員會評估並協助穿戴術後內衣,可斟酌個人狀態備用替換件數。調整病床保持髖關節屈曲姿勢,可以依病患個人身體感覺調整姿勢移動肢體以保持舒適,注意引流管固定避免拉扯;依體力許可狀況漸進式下床活動,可先由照顧者陪同坐於床緣、病床邊站立、行走等模式進行,觀察是否有頭暈不適情形,必要時請醫護人員探視;下床活動時需深蹲或讓身體前傾以維持髖關節彎曲,避免影響腹部傷口。


總結乳房自體組織重建-以深下腹動脈穿通枝皮瓣(DIEP)照護五通則為:
  • 一、 原則上無需特別換藥,若有皮膚顏色改變或紅腫熱情形,須返院看診。
  • 二、鼓勵進食,盡快恢復日常活動。
  • 三、四週內勿用力及搬重物。
  • 四、患側手部一週內勿抬高。
  • 五、患側手部復健運動依醫師囑咐進行


護理部護理長 王芊蕙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