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報導

:::
肛門廔管
內容下載:
 

一名男性病患來門診主訴為肛門周圍有硬塊,3個月前因為肛門膿瘍曾經接受過切開及引流治療。門診觸診發現在肛門周圍有硬塊且摸到一管狀結構通往肛門,診斷為肛門廔管,經手術治療後症狀沒有再復發。

肛門膿瘍和肛門廔管是常見的疾病。早在西元前430年,就有希波克拉底使用Seton法(用絲線貫穿廔管通道,並於門診時拉緊絲線漸進式切開廔管)治療肛門廔管的記載。在過去的兩千年中,亦有許多文章討論了肛門膿瘍和廔管的治療。肛門膿瘍是一個急性期的炎症過程。當膿瘍找到一個開口流出時,在急性期緩解後可能形成肛門廔管。這兩種疾病在分類上相似,所以這裡將一起介紹這兩種疾病。

肛門膿瘍和廔管大多發生在男性,研究指出男女發生比例約為2:1至3:1。此外,大約2/3的病人發生在20至40歲之間。肛門在齒狀線上含有肛腺,它可以分泌黏液潤滑肛門。當肛腺被糞便或異物堵塞時,容易發生感染引起肛門膿瘍。當膿瘍找到一個開口流出(手術引流或膿瘍自發破裂),在急性期緩解後,有機會形成肛門廔管。肛門膿瘍與個人衛生或排便習慣似乎沒有明顯關聯,但必須注意的是,肛門膿瘍及廔管有時是起因於發炎性腸病、腫瘤、感染、外傷、放射線傷害或醫源性傷害等因素,必須鑑別診斷是否為這些因素所造成。

肛門膿瘍的臨床症狀包括發紅、腫脹、疼痛和硬塊,患者可能會描述排便或坐著時疼痛加劇。較深部的肛門膿瘍常會有嚴重的肛門不適,疼痛在坐著時加劇,解便困難並可能伴隨有發燒的情況發生。肛門廔管常見的臨床症狀包括肛門周圍有小結節,開口處有分泌物,或患者描述大便伴有膿液或黏液,觸診可摸到通向肛門的管狀結構;如果開口關閉,分泌的物質無法排出,就會出現類似肛門膿瘍的症狀,如腫塊、疼痛等。
切開及引流為肛門膿瘍主要治療方式。較淺部的肛門膿瘍可在局部麻醉下做切開引流,若病患過於疼痛亦可考慮於手術室進行半身或全身麻醉的治療。複雜之肛門膿瘍應於手術室進行切開引流以避免病患過於疼痛,同時也可以進行完整之探查。在引流膿瘍時,若同時可看到廔管的內開口,可以同時進行廔管切開手術,以避免將來須接受第二次手術。然而若廔管與周邊括約肌的關係不明確時,則不須勉強,可以只施行切開引流手術,以避免括約肌受傷而造成大便失禁。如前言所述,此兩疾病在分類上相同,肛門膿瘍在急性期緩解後,就有可能形成廔管。膿瘍若經過適當引流並不需要給予抗生素,但在特殊病患應考慮使用,例如:接受過瓣膜置換、免疫抑制患者、糖尿病或有較大範圍的蜂窩性組織炎。

目前肛門膿瘍與廔管治療有許多手術治療方式,選擇手術方式時應避免括約肌損傷而造成大便失禁。同時,亦應注意是否可能有其他原因(例如克隆氏症)造成肛門廔管。除此之外,亦有部分患者以為肛門疼痛為痔瘡發作,到門診就診時才發現其實是肛門膿瘍,因此,若有相關症狀還是應尋求專科醫師協助,以獲得適當之診斷及治療。

延伸閱讀

  1. 認識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


外科部主治醫師 陳姿君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