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

:::

疫情訊息

內容下載:

 

諾羅病毒

  1.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全國近4週(2022年第51至2023年第2週)共接獲64起腹瀉群聚通報,其中28起檢出諾羅病毒(佔44%)。由於諾羅病毒具多種型別,傳染力強,且容易引發群聚感染,務必留意手部衛生與飲食安全,如有腹瀉情形,待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以後再恢復上班上學,以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
  2. 為降低病原傳播的風險,受病患污染的衣物、床單應立即更換,馬桶、門把等器物表面如被污染,應用20cc漂白水加1公升清水擦拭;處理患者嘔吐物及排泄物前應戴上手套與口罩,並用100cc漂白水加1公升清水消毒清理。詳參2023/1/16疾病管制署新聞稿

新冠肺炎

  1. 使用疫苗數位證明出國旅行,應於護照換(核)發後隔日再至系統請領。詳參2023/1/6疾病管制署新聞稿
  2. 住宿式及社區式照顧機構自2023/1/9起至1/31調整定期篩檢措施。詳參2023/1/5疾病管制署新聞稿
  3. 1/6起至1/31(表定航班抵臺日),自中國啟程經港澳轉機入境臺灣的旅客,須持有啟程地搭機前48小時內PCR檢驗報告或24小時內抗原快篩檢驗報告。詳參2023/1/3疾病管制署新聞稿
  4. 國際間COVID-19病毒變異株疫情持續,且國內疫情處上升階段,指揮中心呼籲,尚未接種Moderna雙價BA.4/5次世代疫苗者前往接種,提升免疫保護力。詳參2022/12/29疾病管制署新聞稿
  5. 112/1/1零時起,因應中國疫情升溫,加強自中國來臺旅客採檢措施,並配合7天自主防疫及自我篩檢。詳參2022/12/28疾病管制署新聞稿
  6. 112/1/1起,不具健保身分之非本國籍人士在臺期間確診COVID-19,需自付確診隔離治療費用。詳參2022/12/29疾病管制署新聞稿

腸病毒併發重症

  1. 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2022年累計3例,其中1例死亡。
  2. 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無論成人、小孩都有感染風險,大多數成人感染腸病毒後症狀不明顯或僅有類似感冒症狀,容易因一時忽略而造成家中嬰幼兒感染。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務必立即送醫治療。
  3. 確實做好手部衛生,應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尤其需注意酒精對腸病毒之毒殺效果有限,且無法取代濕洗手,仍應確實以肥皂或洗手乳依「濕、搓、沖、捧、擦」的步驟洗手。應落實環境清潔與消毒,平時可使用濃度500 ppm的消毒水進行一般環境消毒,落實防疫措施以降低病毒傳播的機會。詳參2023/1/16疾病管制署新聞稿

流感重症

  1. 依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期呈上升趨勢,亦較過去前2個流感季同期為高。分離出呼吸道病毒以流感病毒、單純疱疹病毒及呼吸道融合病毒為多,本流感季自去年10月1日起至今年1月16日止,流感併發重症病例累計23例(17例A型H3N2、2例A型H1N1、4例B型),年齡層以65歲以上長者為多(43%),22例(占96%)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15例(占65%)具慢性病史;其中死亡4例(3例H3N2、1例B型),均為65歲以上具慢病史長者,且均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
  2. 農曆春節前後為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好發季節,請民眾務必落實勤洗手、戴口罩及生病在家休息等,出現發燒、咳嗽等類流感症狀,應留意是否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發紺(缺氧)等危險徵兆,及早就醫,同時提醒醫師,如遇病人符合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用藥條件,不需流感快篩,即可開立公費藥劑,以掌握治療黃金時間,降低重症風險。詳參2023/1/18疾病管制署新聞稿季節性流感防治工作手冊

~臺大醫院感染管制中心關心您~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