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衰竭是由於心室充血、射血的功能或心臟結構性受損而導致心內壓升高或是心輸出量不足,主要症狀可能有呼吸困難、腳踝腫脹或是疲勞等。心臟衰竭最常見的原因是心肌功能不全,導致心臟收縮或舒張時產生障礙。另外,瓣膜、心包膜、心內膜的病變或是心律和傳導異常也可能導致心臟衰竭的發生。 心臟衰竭可依左心室射出分率(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的高低將心衰竭分為以下三類: HFrEF的診斷需要同時存在有心衰竭的症狀以及LVEF小於40%這兩項條件,並且通常需要搭配心臟超音波來判別。藥物治療是HFrEF最主要的方式,應該在考慮植入性心律整流除顫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ICD)治療之前先採取非侵入性的治療。治療的目標主要有三個:第一,降低死亡率,第二,防止因為心衰竭的惡化而再度入院,第三,改善臨床狀態以及功能,提升生活品質。 心衰竭的藥物治療 臨床上使用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ACEI)、血管張力素受體阻斷劑(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 ARB)、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β-blocker)和礦物性皮質素/醛固酮受體阻斷劑(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 antagonist, MRA)調節腎素-血管收縮素-醛固酮系統(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RAAS)及交感神經系統,可以提高生存率、降低心衰竭住院風險並且減輕病人的症狀。建議將ACE-I/ARB、β-blocker和MRA三種藥物作為心衰竭的標準治療,除非病人對於這些藥物有禁忌症或是無法耐受,否則都應該使用。 鈉-葡萄糖共同運輸蛋白抑制劑(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2 inhibitor, SGLT2 inhibitor)用於治療心臟衰竭 糖尿病是心衰竭的重要危險因子,增加了二到四倍罹患心衰竭的風險,並且使心衰竭的病程變得更複雜,心衰竭的病人若同時患有糖尿病,比沒有糖尿病的病人有著較差的預後。長期的高血糖、高胰島素血症與胰島素抗性將導致血管平衡的改變,進而導致發炎,最終形成血管動脈粥狀硬化與心肌功能障礙。 SGLT2抑制劑為新型降血糖藥物,有排糖和利鈉的作用,同時能促進血管舒張。此類藥物的其他好處包含:改善心肌代謝,進而提高心臟效率、減少心臟纖維化並減少脂肪的產生、改善腎功能同時改善心臟衰竭的預後。SGLT2抑制劑也已被證實可透過減少心房擴張、發炎和交感神經過度興奮,降低心房心律不整的風險。 美國糖尿病協會建議使用SGLT2抑制劑作為治療糖尿病合併心衰竭或糖尿病潛在高心衰竭風險病人的第一線降血糖藥物。經過臨床試驗證實病人無論是否有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SGLT2抑制劑可以降低心衰竭的住院風險。SGLT2抑制劑治療心衰竭的作用似乎不依賴於降血糖作用,多項臨床試驗證實:不論是否患有糖尿病,SGLT2抑制劑可降低心血管的死亡率以及降低心衰竭的住院率。 此外,在使用SGLT2抑制劑後,嚴重副作用較少見,甚至還有減緩腎功能下降速率的好處。近期有許多的大型臨床試驗證實:在ACEI/ARB、β-blocker和MRA的標準治療中加入SGLT2抑制劑,如:dapagliflozin或empagliflozin,可降低HFrEF病人心血管死亡率和心衰竭惡化的風險。因此,無論是否患有糖尿病,美國已核准SGLT2抑制劑用於HFrEF的治療且強烈建議用於已接受三類標準藥物治療的心衰竭病人。 SGLT2抑制劑的禁忌症及注意事項 禁忌症
注意事項
SGLT2抑制劑比較表 結語 心衰竭與糖尿病之間有雙向的關聯性,糖尿病是心衰竭的危險因子,心衰竭也可能導致糖尿病。在心衰竭的治療上,無論是否患有糖尿病,SGLT2抑制劑可用於治療HFrEF,也可用於預防糖尿病病患發展出心衰竭的風險。當被診斷心臟衰竭時,除了遵照醫師的指示服用藥物外,在非藥物治療的部分可從改變生活習慣開始,增進身體整體的健康。飲食也需要多注意水分及鹽分的攝取量,病人可以依自己的狀況與醫師共同討論適合自己的目標。在共病症的方面,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也需要好好地控制,非藥物的治療對於心衰竭的控制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參考文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