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

:::

疫情訊息

內容下載:

 

新冠肺炎

一、 住宿式及社區式照顧機構延長COVID-19定期篩檢措施至2023/1/31止。詳參2022/12/22疾病管制署新聞稿

二、 BQ.1變異株為Omicron BA.5子代變異株,具較高的傳染性,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評估,BQ.1與其他Omicron主要流行株相比,疾病嚴重度未增加,惟其新突變可能具有免疫逃脫優勢,因此可能有較高的重複感染機率。依現有研究顯示,接種BA.5次世代疫苗追加劑對BA.5等變異株仍具保護力,可降低因感染COVID-19造成之重症、住院或死亡風險,請民眾儘速接種。詳參2022/12/14疾病管制署新聞稿。

三、 指揮中心規劃自2023/1/1起,不具健保身分之非本國籍人士在臺期間確診COVID-19,需自付確診隔離治療費用。詳參2022/12/05疾病管制署新聞稿

四、 12/10起有條件開放醫院住院病人探病,詳參2022/11/28疾病管制署新聞稿。

五、 12/10起調整醫院探病者篩檢措施,詳參2022/12/8疾病管制署新聞稿疾病管制署致醫界通函第495號,重點節錄如下:

  1. 無COVID-19相關症狀且無暴露風險者,無須出具探視當日採檢之自費家用抗原快篩陰性證明。
  2. 以下3種情況應儘量避免前往醫院探病,如有必要探病時,應出具探視當日採檢之自費家用抗原快篩陰性證明後探病:
    • 有COVID-19相關症狀者
    • 自主防疫期間
    • 自主健康管理期間
    • 醫院屬於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疫情期間儘量避免不必要的探病,建議以視訊或電話方式替代實地探視。若仍有實地探視需求,探病者進入醫院應全程佩戴口罩,並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及落實手部衛生等相關感染管制措施。

流感

一、 寒流來襲防範流感,請民眾落實手部及呼吸道衛生、生病在家休息 提醒符合公費流感疫苗接種資格的民眾儘速前往接種,並落實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若生病則在家休息,避免流感病毒傳播。並呼籲流感重症高危險群,若出現發燒、合併咳嗽等類流感症狀,請就近就醫,並留意是否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發紺(缺氧)等危險徵兆,以掌握治療黃金時間,降低引發重症風險。

近期副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及流感等多種呼吸道病毒持續於社區流行,依實驗室監測資料,流感病毒分離以A型H3N2亞型為主。本季(111年10月起迄111年12月14日)流感併發重症病例累計14例,年齡層以65歲以上長者為多(43%),13例(占93%)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10例(占71%)具慢性病史;流感重症死亡病例累計3例,均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詳參2022/12/15疾病管制署新聞稿

二、12月初將進入流感高峰期的前夕,今年已有11例流感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均未接種本流感季疫苗,年齡層多為65歲以上長者,其中年齡最小者僅2歲,且今年學齡前幼兒接種率比去年同期低,提醒家中有長者與學齡前幼童,由於此類族群感染流感較容易併發重症,藉此呼籲應儘早接種流感疫苗,以及早獲得保護力。詳參2022/12/1疾病管制署新聞稿

新型A型流感

一、 國內出現第2例自呼吸道疾病病人中分離出H1N2v流感病毒案例。詳參2022/12/05疾病管制署新聞稿

  1. 我國首例H1N2v新型A型流感案例於2021年4月檢出。
  2. H1N2v為存在於豬隻之低病原性流感病毒,偶有人類感染報告案例,且多為輕症。全球自2011年迄今累計至少45例H1N2v流感確診病例,以美洲地區41例為多,病例多具豬隻接觸史或暴露於受汙染環境,尚無透過食用肉品感染案例。本次由病患所分離之病毒基因序列,與本土過去於豬隻分離之H1N2病毒株較為接近,但不相同,對目前公費流感抗病毒藥物敏感。
  3. 防範新型A型流感,民眾應遵守「5要6不」原則,「5要」:肉類及蛋要熟食、要以肥皂澈底洗手、出現症狀,要戴口罩速就醫並告知職業及接觸史、與禽畜長期接觸者要接種流感疫苗、要均衡飲食及適當運動;「6不」:不生食禽鳥蛋類或製品、不走私及購買來路不明肉品、不接觸或餵食禽畜、不野放及隨意丟棄禽畜、不將飼養禽畜與其他禽畜混居、不去空氣不流通或人潮壅擠的場所。

~臺大醫院感染管制中心關心您~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