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專欄

:::
如何帶領心靈創傷的孩童走出黑暗
內容下載:
 

兒少保護醫療中心聯合評估門診來了一對憂心忡忡的爸爸媽媽,帶著一個大約五歲的男孩,男孩剛進到診間表現得有些退縮、靜靜地不太說話,爸媽難過地說,男孩前陣子開始抗拒上學,在家裡面情緒變得很暴躁,會生氣、打人,之前不曾這樣過,他們經過了很多詢問及調查,才發現學校老師有不當管教的情形並立即轉學,但男孩的情況在家越來越劇烈…。

門診評估後男孩開始進行心理治療,在第二次治療,男孩受傷的情緒便開始完全展現,在遊戲中摔診間的玩具、家具,制止他便開始尖叫、大哭「我很壞、不乖」,想要媽媽抱,但媽媽抱了卻又對媽媽感到非常憤怒、拳打腳踢,爸爸媽媽面對孩子長時間、高強度的情緒,使用更強硬的方法,但也越來越沒效。

在兒少保護醫療中心的工作中,我們遇見各式各樣遍體鱗傷的孩子,這個傷,說的不只是身體上面顯而易見的傷,更是包含心裡面,影響更加深遠、難以痊癒的心理創傷。這些創傷可能來自於孩子的父母或家人的身體虐待、精神暴力;有的來自網友、伴侶在性方面不當的侵害;有的孩子被同學或老師霸凌;還有的孩子持續在父母離異的司法官司中,不斷的在關係中被拉扯…。

這些不同的壓力、創傷事件,對於還在發展、成熟中的孩子而言,他們所感受到的恐懼、無助感,可能比大人所想像的還要嚴重,孩子經歷創傷後情緒、行為、認知的改變,也可能比大人所預期的還要劇烈、令人費解。有的孩子在經歷嚴重家暴後,看起來雲淡風輕、滿不在乎;有的孩子的性情從原本的乖順,轉變成具攻擊性、對立反抗;有的孩子非常憤怒、情緒無法控制;有的孩子憂鬱、退縮,出現自殘或自殺的想法…。

這些都是創傷修復本質困難所在,我們無法預期創傷會在一個孩子身上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我們也無法預期這樣的影響程度會有多深、層面會有多廣,但我們可以做的是陪伴孩子一起走過創傷的過程,往療癒的路上前進。

在創傷事件發生的急性期(創傷發生一個月內),請先照顧好自己與孩子的身心安全,一起協助自己與孩子進行下列五字口訣的方法:

  • 「安」:留意及確保居住環境以及人員進去的安全,跟孩子說「你現在是安全的、我會陪著你」,陪伴孩子進行任何他會感到安全或安心的行為。
  • 「靜」:陪伴孩子從事他會感到平靜、增加正向心情的活動,例如:聽音樂、放鬆呼吸練習、看孩子喜歡的影片或節目。
  • 「能」:陪伴孩子從事有自我價值感、能力感的事情,例如:幫忙做家事、照顧寵物或植物、完成學校的功課、畫畫或美術作品。
  • 「繫」:讓孩子理解他有需要的時候,可以跟他想要聯絡的家人或朋友連繫,獲得穩定的社會支持與陪伴。
  • 「望」:讓孩子保有樂觀以及希望感。

創傷發生後,請持續觀察孩子的情緒、行為以及想法上的變化,有的孩子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後,影響才慢慢顯現。若孩子的情緒變化強度越來越大、思考很負面或有無望感、對於有興趣的事物失去興趣、刻意逃避跟創傷情境相關的人事物、半夜驚醒或作惡夢等情形,當上述症狀沒有隨著時間改善,出現超過兩週,或明顯影響到日常生活、上學或人際關係時,請帶著孩子尋求專業協助。若您不知或沒把握如何協助孩子,或有任何疑慮、擔心,也請及時向心理或精神醫療專業人員尋求協助。

創傷修復過程是需要持續且漸進式的,照顧者平時除了給予孩子穩定的陪伴,對於孩子情緒以及行為變化需要比平時更加地接納與理解,但並不是寵溺或過度的包容、任孩子隨意發洩,而是在照顧者能接納且願意的限度下,讓孩子情緒能更充分放心地表現。請依照孩子自己的速度與準備度來幫助他表達情緒或者對創傷事件的感受、記憶或想法,對於年齡較小或表達困難的孩子,可以透過日常的遊戲、繪畫、各式媒材來輔助表達,不用要求孩子一定要盡快分享或說得很仔細,當孩子主動願意表達時,予以傾聽以及接納,孩子述說完之後可以在針對他所碰到的問題,一起討論可能的解決方法,當孩子嘗試時,針對孩子的努力給予鼓勵以及肯定。

孩子在述說創傷的歷程,可能兩次、三次或者是更多,也可能不時被情境或事物所促發,每一次的述說可能看似類似,但透過表達的歷程中,孩子正在勇敢的面對,也正在學習調適與接納。孩子的情緒行為表現,通常不會是一天比一天好,更多的可能是前進三步又退了兩步,不用因退步而氣餒,多數的孩子都仍具有很好的調適、恢復能力,隨著時間可以慢慢恢復到日常的生活,如果孩子的身心反應改善、心理的痛苦降低、開始有信心應付日常生活挑戰、情緒控制能力有變好,要相信自己與孩子正在進步,也不忘給自己與孩子包容與肯定,治療創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在療癒的路上前進的你們,真的非常勇敢!

文章一開始提及的男孩,在心理治療所創造的包容、接納的情境裡,開始理解到自己的情緒是允許被抒發的,打人、暴力的行為有更好的表達方式,透過臨床心理師的引導,男孩可以將情緒從單純的宣洩,漸漸轉移利用遊戲、繪畫來表達,從認為「我很壞、不乖」到開始理解「這不是我的錯,我能勇敢面對」。在遊戲的過程中,爸爸媽媽在旁一同的參與,學習認識以及理解孩子的狀態,也學習更多引導孩子情緒的方法,將治療的效果延伸到家中,大約在10次的治療當中,孩子情緒震盪漸漸穩定,能夠練習與創傷經驗共存,重新恢復正常的家庭生活。

最後,想要提醒照顧者不要忽略照顧自己,照顧好自己是照顧孩子之餘相當重要的事情,我們要能覺察、整理好自己的情緒,才有能量、空間接納孩子的。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若發現自己感到疲累、勉強、失去耐心、難過等各種情緒感受,請不用害怕尋求專業資源的協助。孩子所經歷到的創傷我們可能不曾面對過,或者造成孩子創傷的人也可能也有著創傷,不管是哪一種情況,專業人員可以透過他們豐富的經驗與專業,找到有效幫助孩子的方法,在治療的過程中,照顧者可以跟著專業人員一起學習與練習更好的方法,幫助孩子也幫助自己。

兒少保護醫療中心臨床心理師 馬心怡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