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報導

:::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藥物治療簡介
內容下載: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屬於一種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的罕見疾病,是脊髓與腦幹中的前角細胞運動神經元逐漸退化,導致全身性的肌肉無力與萎縮,但認知功能不受影響,病人會逐漸喪失行動能力,甚至影響呼吸肌與吞嚥功能,最後導致死亡。若子女自父母雙方遺傳到變異基因便會發病,發生率約為每10萬名中有4~10名,而攜帶致病基因的機率為1/90~1/47,SMA是單基因突變疾病中嬰兒死亡的最常見原因。

運動神經元(survival motor neuron, SMN)存活基因含有SMN1與SMN2,SMN1可產生正常長度的SMN蛋白,而SMN2則會因基因剪接只能產生少量正常功能的SMN蛋白。一般人至少有2個SMN1基因,帶因者則只有一個SMN1基因,而SMA病人則無SMN1基因,因此疾病嚴重度取決於SMN2的多寡,SMN2越少,可產生SMN蛋白越少,病情也就越嚴重。

依據疾病發生的年紀與病情嚴重度,可分為零到四型,第零型通常是在產前發現,第一型最為常見且較嚴重,通常於六個月大以前發病,無法坐立,如未治療生命多不到兩年。第二型屬中間型,發病年紀在6個月到18個月之間,可以學會坐,但後續仍會因呼吸肌衰弱需要用呼吸器。第三與第四型則為症狀較輕微的類型。第四型為成人後才發病,嚴重度也較輕微。

過去針對這類疾病僅能採用支持性療法,主要依據病人的需求提供營養與呼吸照護,並治療或預防肌肉無力產生的併發症。需定期評估病人的營養需求、呼吸功能、睡眠、日常活動與骨骼肌肉狀態給予輔助治療。

新興疾病緩和治療(disease-modifying therapy)

在2016年後,陸續有幾種新興治療藥物出現,透過影響SMN基因的表現達到症狀改善的治療效果,為SMA的治療帶來曙光。以下針對藥物個別介紹:

Nusinersen(Spinraza®,脊瑞拉注射液)

2016年第一個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通過的SMA藥物,目前已在歐洲、加拿大、日本、澳洲等多國上市,臺灣亦於2018年通過納入罕藥名單中,並於2020年納入健保給付,適用於SMN2為2或3套或已出現症狀之SMA第一、二、三型病人,但不適用於已長期依賴使用呼吸器者。

作用方式主要是結合SMN2的基因剪接位點,使SMN2也可產出更多正常長度且具有功能的SMN蛋白,對病人的肌肉萎縮症狀有明顯的改善,嬰兒病人的動作發展里程評估也有顯著的進步。常見的副作用包括呼吸道感染與便祕,另外也可能增加血小板低下、凝血功能異常、腎毒性的機率。因此應定期接受相關檢驗數值的追蹤。

此藥物需由脊髓內注射(intrathecal injection),每次劑量12毫克,進入維持期治療後須每四個月施打一次。由於脊髓內注射不易,對於已有脊椎側彎等病變的病人給藥較為困難。

Onasemnogene abeparvovec(Zolgensma®,AVXS-101,諾健生靜脈懸液注射劑)

為一種基因治療方式,費用十分高昂,約需美金200萬以上。採用重組DNA技術,利用腺病毒載體攜帶正常的SMN1基因置換病人體內變異的SMN基因。2019年美國FDA通過用於2歲以下的患童。臺灣於2020年核准用於治療6個月以下且SMN1發生雙對偶基因突變之病人。

給藥劑量會依據病人體重計算,採用緩慢靜脈輸注一次性給予劑量。給藥前應檢測病人體內是否有第9型腺病毒抗體,並在治療前後定期監測肝功能、總膽紅素、凝血功能等檢驗數值。因採用病毒載體,會在給藥後產生免疫反應,因此通常需合併使用全身性類固醇,後續依檢驗數值決定類固醇的劑量與使用期間。也因對免疫力的影響,治療期間應與醫師討論調整疫苗接種時程。

此治療需注意的副作用包括對肝功能的影響,可能造成肝功能指數上升甚至嚴重的肝功能損傷,另外也可能造成嘔吐、暫時性的血小板低下、與肌鈣蛋白I(troponin I)的上升、感覺神經毒性等。給藥前須確認病人狀況,若有感染應暫停給藥。

由於藥物會隨著身體排泄物排出,治療後一個月內,照顧者若有接觸到病人身體排泄物,須保持良好手部清潔,尿布以雙層塑膠袋密封後再丟棄。

Risdiplam(Evrysdi®,服脊立口服溶液用粉劑)

為一種SMN2基因剪接調節(splicing modifier)的小分子藥物,進入體內後透過與SMN2結合以校正剪接的缺陷,進而增加能產生正常SMN蛋白質的mRNA,以提升或維持SMN蛋白質的濃度,達到治療效果。在2020年通過美國FDA認證,用於年齡大於兩個月的病人;臺灣亦於2020/12/30通過新增認定為罕見疾病藥物品項,用於治療二歲以下發病之病人,但不適用於已長期依賴呼吸器的病人。

此藥品優點為口服使用,增加了給藥的方便性,並可分布至包括腦部的全身性組織。但也因全身性吸收,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分布較廣;不同類型的SMA病人可能有不同的副作用,較常見包括發燒、腹瀉與皮疹,在嬰兒時期即發病的病人則還可能有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嘔吐與便祕。另外少部分病人可能有口瘡性口炎、口腔粘膜潰瘍、泌尿道感染、關節痛等。由於動物實驗發現對生殖系統有影響,建議用藥期間應避孕且避免使用於懷孕或哺乳病人。

藥品原包裝玻璃瓶內為乾粉藥劑,經加入79毫升的純水泡製成溶液後再開始使用,依據醫師開方劑量每日服用一次,建議選擇一日中的固定時間,並於飯後服用。藥品本身附有兩種不同刻度的口服餵藥器,應依據不同開方劑量選用適合的口服餵藥針筒抽取醫囑藥量,不建議使用其他家用湯匙或容器量取。

參考劑量如下表,應遵照醫師指示劑量服用:

藥品抽取至餵藥器後應於5分鐘內盡快給藥,若超過時間應丟棄。服用時避免與配方奶或牛奶混合,服用後應多喝一些水確保完全服下,但若發生嘔吐或未完全吞服,不可再多給一次,建議直接等到隔天再給予原本劑量。盡量每日固定時間服藥,但若不小心忘記服藥,若已超過6小時則跳過該次劑量,並在第二天的預定給藥時間給予下一次劑量即可。平時藥液應直立放置並避光保存於原琥珀色瓶子中,以2~8℃冷藏保存,自泡製後起算可保存64天,可參考泡製後貼於瓶身上的保存期限,未用畢或過期藥品應交由醫療人員丟棄,避免自行處理。

結語

對於SMA的診斷與治療,目前可採用直接抽血檢驗SMN基因病變以盡快正確診斷,也可應用到產前遺傳檢查,期能即早發現並開始接受治療。目前也尚有其他藥物在研發中,也有極小部分病人接受了現有藥物的合併治療,然而治療效果受限於疾病的複雜度影響,還需要更多研究。

而這些新興藥物上市時間不長,長期的影響與效果還有待更多驗證,例如生殖毒性或神經毒性等等,但考量疾病若未治療將導致嚴重的失能與死亡,因此應與醫師就病人個別情形審慎討論藥物的選擇,包括療效、可能的副作用、藥物使用方式、藥價限制與健保審核給付、藥物供應與否…等,以達到維持與提升生活照護品質之目標。

參考文獻:

  1. Olaf A Bodamer, MD, PhD, FAAP, FACMG.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In: UpToDate, Post TW(Ed), UpToDate, Waltham, MA.(Accessed on April 23, 2022.)
  2. Kakazu J, Walker NL, Babin KC, et al. Risdiplam for the Use of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Orthopedic Reviews. 2021;13(2).
  3. Mohsan Iftikhar, Justin Frey, et al. Current and emerging therapies for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and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220(2021)107719
  4. Aslesh, T.; Yokota, T. Restoring SMN Expression: An Overview of the Therapeutic Developme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Cells 2022, 11, 417.
  5.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罕藥相關公告: https://www.fda.gov.tw/tc/siteList.aspx?sid=10757
  6.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https://www.nhi.gov.tw/
  7. 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 http://www.tfrd.org.tw/tfrd/home. Accessed April,30 2022
  8. Product Information: Evrysdi. 2021.04
  9. Product Information: Zolgensma. 2020.05
  10. Product Information: Spinraza. 2021.03

藥劑部藥師 胡菩芳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