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大花絮

:::
疫情下更見臺灣的可貴
內容下載:
 

我一直覺得臺灣真的是個寶島,除了本身的文化多元,對於外籍人士或是新住民,民眾對他們有著可貴的友善跟包容。每當媒體報導不幸的家庭或各地發生的重大災難,民眾紛紛慷慨解囊、施以援助。

108年12月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世界各地動盪不安,臺大醫院的急難救助專戶,很多平時會直接過來捐款的善心人士,因疫情門禁管制因素無法持續到醫院捐款,轉為劃撥或轉帳持續捐款給我們,原本預期可能受疫情影響的急難救助捐款,並未明顯減少。讓我更進一步感受及體會到—臺大醫院的急難救助專戶因為有一大群默默堅持行善的捐款人,不僅長期支持我們協助經濟條件困難的弱勢病友,也支持我們挺過這波殃及全世界的疫情。

試想我們平常見到他人突然有困難,興起惻隱之心而付諸善行尚且不易,更何況經年累月、持之以恆的行善助人,這樣的高尚情操與毅力,我捫心自問未必做得到,因而對於長期持續捐款的善行善舉真是非常的感恩與感動。

現在已成年的林先生,在我民國88年剛到職時,他還是一位接受社工幫忙的小病童,成年後他轉而幫助本院病友,持續每個月來捐款至今十餘年未間斷;退休後回臺南老家的同事陳大哥,不畏風雨或疫情,堅持每個月回臺北來幫自己及家人捐款;已80多歲高齡每天晨泳的丁先生,數十年來持續高額捐助我們的急難救助金,言談間其對人生的豁達見解以及始終堅持助人為樂的胸懷,每每令我敬佩不已;自銀行退休、同樣也是80多歲的許阿姨,雖然走路緩慢須持傘當拐杖,數十年如一日,每個月1號就會出現到社工室來幫自己跟家人捐款;另一位也是80幾歲仍熱衷唱歌及跳舞的方陳阿姨,也是數十年來每月報到幫自己、家人及親友捐款;某慈善愛心協會劉會長及其會員除了數十年持續每月捐款協助我們的貧困個案,疫情期間更是二話不說全力支援我們提供隔離病人相關物資;林董事長、廖董事長、教鋼琴的魏老師、病友曾小姐、陳小姐及呂先生夫婦、永和的蘇奶奶、臺大校友吳先生、志工鄧阿姨、同事姚姚、護理師Miss郭、帥哥醫師林醫師、張醫檢師、牙科江教授、再興小學及幼稚園的小朋友們……,讓我非常感動又感恩的捐款人真的太多太多了。

臺灣的地理面積與人口數有限,因意識形態或政治立場不同而相互攻訐的情況在報章媒體上時有所聞,不僅撕裂了彼此的團結、也阻礙了國家的前進。還好臺灣這寶島還有著許許多多像本院捐款人一樣的熱心民眾,當別人有難願意提供幫助,願意讓這些善行持續循環,讓臺灣到處充滿善良、體諒跟包容,這是臺灣很可貴的地方。讓我們拋下那些預設立場的態度跟偏見,摒棄那些互相謾罵的不切實際行為,持續保持並發揚這些善良、體諒、包容及互助的心與行,讓臺灣好還要更好!

社會工作室組員 顏永勝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