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局部麻醉一般會運用在牙科、眼科、皮膚科、婦科以及一些簡單的外科手術當中,可以預防或緩解手術造成的疼痛,作用機制是減少麻醉區域的神經傳導。通常病人進行局部麻醉不會像全身麻醉一樣失去意識,仍然保持清醒,這時可以感覺到醫師實施手術的動作,但感受不到手術造成的疼痛,局部麻醉劑幾分鐘內就會出現效果,能維持數個小時。進行手術前會評估病人的年齡、體重、過敏史和手術部位,來決定使用的藥品和劑量。 局部麻醉劑的應用 最早被使用的局部麻醉藥是由古柯樹葉中提取的古柯鹼(cocaine)。它不只能產生局部麻醉作用,也有止痛特性,但古柯鹼的成癮性和副作用,現在很少使用,並且在多個國家被列為禁藥。目前常用的局部麻醉藥物有lidocaine(商品名Xylocaine)和bupivacaine(商品名Marcaine)。前者具有起效快、作用強而持久、穿透力強及安全範圍較大的特點,同時無擴張血管的作用,並且對組織幾乎無刺激,使用上非常廣泛。後者則會運用在需要更長麻醉時間的情況。不僅如此,lidocaine除了針劑劑型之外,也有貼布、凝膠以及噴霧劑型,或是添加於外用藥膏之中。不管是喉嚨痛、或是嘴巴裡面有潰瘍,都可以用噴的或擦的局部麻醉劑止痛。不過這類藥品在臺灣屬於處方藥,需經醫師開立處方並依照醫師指示使用。 局部麻醉劑的副作用 局部麻醉被認為是相對安全的方式,發生嚴重併發症的機會極小,但仍可能出現暫時性的副作用,例如視力模糊、頭暈、噁心、頭痛、肌肉抽搐、術後持續麻木、無力等症狀,通常在休息數小時後就會恢復。但在極少數的情況,例如腎功能不佳、老年人或是有代謝問題的人,身體清除藥品的功能差,可能會出現局部麻醉劑全身毒性(local anesthetic systemic toxicity),引起中樞神經與心血管系統等嚴重不良反應。因為局部麻醉藥對中樞神經的作用是先興奮後抑制,會降低心肌興奮性,減弱心肌收縮力,影響心臟節律。若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必須立即處理,以維持呼吸道順暢、氧氣供應及心律正常。使用lidocaine成分藥品可能發生罕見的變性血紅素血症(methemoglobinemia),在使用後若發生虛弱、精神混亂、頭痛或皮膚顏色呈現蒼白灰或藍色,請立即停止使用並就醫。一般來說,使用外用的局部麻醉貼布或藥膏時,如果出現紅斑、丘疹、灼熱感等皮膚相關症狀,通常是溫和且暫時性的過敏反應,停止使用後數分鐘到數小時內會消失,但若出現劇烈搔癢、嚴重蕁麻疹甚至呼吸困難等症狀,需立即就醫。 生活中會用到的局部麻醉劑(本院品項如附表) 以遠疼貼貼片為例,是含有lidocaine成分的貼布,可用於緩解疱疹後神經痛,可以局部貼於未受損的皮膚上,必須注意24小時內最多使用3片,每片使用不可貼超過12小時。會因為使用的部位不同,被血管吸收的速度也不同,產生止痛的速度和效果也會不同。或因為個人體質問題,即便是外用貼布仍然有發生副作用的可能。例如:頭暈、噁心、嘔吐、嗜睡、意識混亂、眼球震顫、肌肉抽搐、痙攣、昏迷及呼吸麻痺等等,也有機率出現嚴重的心血管副作用,會以血壓過低、心跳過慢及心臟衰竭等形式出現。常見的副作用通常較輕微,在休息數小時後就會恢復,極少數會有嚴重不良反應,需要維持呼吸道順暢、氧氣供應、抑制異常神經反應及保持心血管穩定。 局部麻醉劑也被廣泛運用在痔瘡藥膏與栓劑當中,具有止痛止癢的效果,幫助緩解痔瘡造成的疼痛與搔癢,剛開始使用時,塗抹部位可能有灼熱與刺激的感覺,但如果一直沒有改善,可能因為對成分過敏而造成接觸性皮膚炎,需要多加留意,先停止用藥,必要時就醫檢查。 結語 局部麻醉劑可以緩解手術造成的疼痛,也被運用在外用藥品當中。雖然安全性高,但使用期間仍有發生副作用的可能,需要留意自身的身體狀況,並且按照醫師或藥師的指導使用,如此一來就能安心使用此類藥品並獲得良好療效。 附表:
參考文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