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大花絮

::
【新竹快訊】疫情下的堅強和希望
內容下載:
 

在疫情的延燒下,全國在2021年5月提升成了三級警戒,至今確診病人已經不計其數,相對的在這種情況下確診病人所需要的醫療資源也都有所不同,在國內也開始有了身分為產婦的零星確診個案,我們知道這樣的案例可能會越來越多,在這波無情病毒蔓延肆虐下,身為醫護人員的我們沒有多餘的時間害怕,就這樣開始動員集結成小組,演練著如何在確診媽媽生產時及產後寶寶的處理。演練時看著全套著裝的醫師及其他護理師就算額頭滿是汗水仍然全神貫注,擔心如疏漏了哪個重要的步驟,病毒可能就此散播出去,因此將每個情況都謹慎的加以演練,而我則是將這些畫面及流程一一清楚的記錄下來,雖然已經演練過可能發生的場景,但內心仍祈禱著不要有這樣的案例發生…。

就在演練後相隔不到一週的時間,演練的劇本就在現實生活中真實上演了。這天晚上,急產的產婦抵達醫院時已經破水,且子宮頸開了三指,PCR報告顯示為陽性,我們立即啟動了生產小組,平安接生下一名健康的男寶寶。按照流程產下的寶寶也必須住進負壓隔離病房進行隔離。那天,是我第一次踏入隔離病房工作。當我進入負壓隔離病房時,看見了熟悉的身影,沒錯!他是那個平常在單位最常和我嬉笑打鬧的夥伴,看著他的衣褲上明顯有著大片未乾汗水的痕跡,臉上留下明顯戴完口罩又深又紅的壓痕,我便坐了下來關心他,他卻笑笑的用那幽默的口吻告訴我:「我不冷、我沒事啦!而且這樣壓紅了,看起來氣色更好!」聽著他說這番話,讓我內心感動,或許這就是每個護理師所背負的天職,也因為帶著這些使命感及責任感,就算辛苦也從不放棄為病人付出所有心力的態度,在這一刻表現的淋漓盡致。

看著寶寶的身影,心想如果沒有這次的疫情,現在的你應該安心地躺在媽媽的懷中,享受著爸爸媽媽對他的寵愛,但現在的他,只能獨自一人待在那小小的保溫箱內,看著他偶爾扭扭身體、揮揮小手、時不時吐出那小小的舌頭,直覺的判斷,孩子餓了!意外的是,他並不像其他的孩子那樣總是放聲大哭,只是扭扭身子靜靜地等待著,看著他喝奶雙手握拳用力的吸吮著,彷彿好像知道媽媽不在身邊,要乖乖好好配合,餵完後我摸摸他的臉頰及小手,輕聲地告訴他:姐姐這幾天會代替你的媽媽好好照顧你,要乖乖長大喔。

這位辛苦的媽媽因確診住在另一頭的專責病房,爸爸則在家做居家隔離,在寶寶住院期間,爸爸、媽媽每天只能透過電話了解寶寶的情況,聽出他們的言語中透露著無奈、遺憾及擔憂,媽媽感慨孩子出生後就立即被抱離身邊,她連一秒也未曾見過寶寶真實的模樣,聽著媽媽這麼說,心想應該彌補媽媽這個缺憾,所以我們利用病房的公務機,拍攝寶寶的即時畫面給媽媽觀看,從媽媽的臉上,看見母愛、看見需要、也看見希望…,就這樣我每天與爸爸媽媽通話訴說著寶寶的活動力、進食量並分享寶寶生活的大小事,直到出院。很幸運的~上天是關愛孩子的,孩子並未遭受到感染,平安順利返家,父母雖然仍在隔離,但我們積極的透過電話執行衛教,並給予QR-code衛教單張,搭配影片教學,父母皆順利達成相關出院準備事宜。媽媽對著我說:「謝謝你們,有你們真好,你們真的讓人好放心!」聽到這句話心裡一陣暖流通過,總覺得身體的疲憊、流的汗水,和一切的努力全都值得了!至少自己能夠透過不同的方式來彌補媽媽,從寶寶一出生就不在自己身邊的缺憾…,這一刻我深深的感覺到了自己的不同價值!

在生命之前我們都很渺小,疫情影響了全球,改變了醫療照護的模式,而不同以往,沒有因為隔離,而剝奪了愛與距離。在疫情之中,我們能為他們做什麼?除了專業,可以停下來試著理解家屬的需求,讓無法見面與擁抱自己孩子的困境,雖然只是小小的舉手之勞,卻能讓他們安心與放心。最後,要感謝那些堅守崗位還正在為疫情努力的你/妳們,每個人都像個小螺絲釘般,都是那麼的重要、那麼的不可或缺,有著大家的一起信念和努力,相信一定能早日平安渡過這次疫情的難關!

疫情下~進入專責負壓病房,照顧出生的新生兒

 


 

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護理部護理師 李佳茹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