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報導

:::
我有「自律神經失調」嗎?談找不到原因的身體症狀
內容下載:
 

張先生是五十歲男性,擔任某公司主管,個性一向認真負責,對事情考慮周到。最近一年多,他陸續感覺到一些模糊的身體不適,例如頭暈、全身痠痛、上腹灼熱發脹等,讓他相當困擾,也常擔心是不是得了什麼嚴重的疾病。他看過好幾個專科,例如耳鼻喉科、神經科、消化內科等,做過包括胃鏡在內的多種檢查,都沒有發現生理異常。因為找不到明確原因,張先生對身體症狀的煩惱越來越多,甚至開始影響到工作表現。曾有醫師說他的問題是「自律神經失調」,建議到精神科就診,但每位醫師的說法不盡一致,張先生還是不太清楚自己是不是這類問題……。

您聽過「自律神經失調」嗎?這個詞彙可能是在臺灣民眾常見的精神科診斷概念中,涵義最模糊的一種。在國內,它常被用來描述「個體有明顯且持續的身體不適,生理檢查卻無法發現異常」的狀況。事實上,「自律神經失調」並不是當代精神醫學的正式診斷概念,雖然歷史上曾有一些名稱類似的診斷建構。這類「對身體不適較敏感」的問題,當代的正式診斷名稱是「身體症狀障礙症(somatic symptom disorder)」、「軀體失調症(bodily distress disorder)」,與「身體型疾患(somatoform disorder)」等,在不同系統的命名略有差異。究竟這些診斷的意涵如何,又怎麼理解它們與自律神經系統的關係呢?本文試著簡單說明。

「身體症狀障礙症」的特徵,是持續不舒服的身體感知,且伴隨對這些不舒服或健康的高度焦慮。雖然身體症狀可能改變,但不適的感覺常是持續的,往往會延續到幾個月以上,且對生活造成明顯影響。若針對這些不適感進行一般的生理型態檢查,常無法發現異狀。典型的狀況是,病友若有其他較專注的事情,例如工作或娛樂活動,進行時症狀會相對改善;但在休息時,症狀會更明顯且惱人。身體症狀的種類可能很多元,諸如疼痛、疲倦、腹脹、腹瀉、胸悶、頭暈等,都是常見的型態。

「身體症狀障礙症」的病因,當代醫學的主流觀點是認為與中樞神經的「過濾」功能欠佳有關。意思是,所有人都會持續有來自身體各部位的感覺訊號,但大部分時候,會被腦部自然地過濾掉,因此人們並不會特別加以注意。但在「身體症狀障礙症」,一些感覺訊號的過濾機制出現問題,造成它們會被病友明顯地察覺到,而且越加以注意,不舒服的感知就越強。

從上面的敘述,可以發現此類問題的主要癥結點,應該是在中樞神經,尤其是某些腦部區域。那為什麼會在臺灣廣泛地被用「自律神經失調」稱呼呢?這可以從自律神經系統的生理功能來做說明。自律神經是人體掌管平衡的重要系統,跟中樞神經、身體的眾多器官與部位都有連結。它可再分為交感神經系統、副交感神經系統兩部分。交感神經掌管的是面對壓力、需要即時做出因應與改變的功能;副交感神經則會在放鬆時有更高的活化。這兩者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平衡。打個比方,就像是汽車需要油門與剎車,才能妥善運行;如果只有其中之一,是無法在道路上平順行駛的。而因為自律神經有「在許多器官部位都有分佈」的特徵,所以用來跟民眾解釋「為什麼會有各式各樣的不舒服」,會比用腦部的機轉來說明,更容易被民眾理解與接受。久而久之,「自律神經失調」就變成在民眾能見度更高的詞彙了,醫師也慣於用這語詞來做溝通。這現象在臺灣、日本都可以見到。

如果主要是腦部的問題,接受自律神經檢測有意義嗎?學界的看法是,因為自律神經跟腦部也有連繫,所以此類個案是有可能呈現某些自律神經活性的特徵。例如,本人及團隊的研究,顯示此族群個案有休息狀態的心率變異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一種量測自律神經活性的工具)較一般人為低之現象,這主要代表的是副交感系統活性偏低。另外有些研究有交感系統活性偏高的發現。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心率變異性的敏感度相當高,不只身體症狀,一些人口學的特徵(如年齡、性別、身體質量指數)、生理疾病(如糖尿病、神經病變)、心理狀態(如憂鬱、焦慮),都可能對心率變異性造成影響。因此,休息狀態的心率變異性,一般並不被認為是診斷此類問題的主要標準,但可以在同時收集生理與心理資訊的前提下,做為判斷的參考。

如果真有上述的「身體症狀障礙症」,或俗稱的「自律神經失調」問題,該怎麼辦呢?精神科是診治此類疾患主要的專科,到精神科接受評估,可以進一步釐清困擾的樣貌,並安排適當的治療。藥物治療對此類疾患是具有角色的,研究證據以血清素調節的藥物(如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為最多;此類藥物在分類上常屬於「抗憂鬱劑」,但實際上能處理的並非只有憂鬱問題。因為血清素調節的藥物常需一段時間才會發揮作用,必要時合併效果較快的抗焦慮劑,亦可能有助益。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治療)也可以有效改善症狀;如何減少「在心中放大嚴重度」的災難化認知,與讓注意力合宜地回到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事務,是心理治療的常見焦點。

「自律神經失調」因為其概念的模糊與跨越在身心之間的特徵,往往會讓病友甚為煩惱。但在合宜的評估與治療下,許多病友可以有相當程度的改善;能逐漸不靠藥物達到穩定,讓生活回到常軌者,也很常見。希望這些簡單說明,能幫助讀者認識此類問題,讓自己或身邊的人找到合適的方向,改善困擾,重拾美好生活。

雲林分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 黃偉烈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