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健園地

:::
把握急救甦醒的黃金時間--目標溫控
內容下載:
 
現年55歲的王先生,雖有高血壓及糖尿病的病史,但皆有定時回門診追蹤控制,平日也有打羽毛球健身的習慣,不料有一天, 在與球友互相切磋球技時,突然失去意識倒下,在場人員立即運用場館的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施予CPR急救並緊急送醫,經過積極搶救後,雖恢復了生命徵象,但意識卻呈現昏迷的狀態,經急診醫師評估後,王先生符 合施予目標溫控治療適應症,隨即轉入加護病房,經積極控溫治療後及一連串的照護之下,王先生逐漸恢復了意識,後續透過相關的 復健,最後康復出院,回歸家庭,令醫療團隊及家屬都雀躍不已。
目標溫控療法主要原理是利用降低體溫來保護腦細胞,透過低溫可延緩腦部代謝、降低發炎反應、減少腦部水腫、阻止毒性神經傳送素的釋放…等多重保護神經機轉, 避免腦部損傷後遺症的產生。透過目標溫控療法方式,可以幫助病人其腦部功能較有機會能回到之前正常狀況。然而降低病人的體溫這個觀念已經超過兩百年,但 近20年才能夠實際應用在人體上,大約15年前正式列為標準治療,而臺灣卻是近7、8年才開始較廣泛的使用。

根據美國心臟協會(AHA)、歐洲復甦委員會(ERC)和國際復甦術聯合委員會(ILCON)將目標溫控療法列為心跳停止後照護之標準治療流程,臺灣健保署亦於20 15年7月起,正式將心跳停止之低溫療法與週產期新生兒低溫療法列入給付項目。

早期目標溫控設備較不普遍或尚未納入健保之時,醫護團隊需要自行將把點滴冰在冰箱,或使用冰毯包覆以「手動」方式幫病人降溫,然而現在臺灣已有非常先進的 目標溫控儀器,可以非常精準地控制病人體溫在理想範圍之內。

完整的目標溫控療法需要在醫療設備完善的加護病房裡施行,目標溫控時程分四時期(如圖一),時間約三天,第一個時期為【快速降溫期】,會希望在最短的時間 內將病人的體溫降至33~36度。接著進入第二個時期【維持低溫期】,這時期約莫會進行24小時,然而因人類是恆溫動物,維持低溫狀態時病人身體會出現發冷、發抖 、產熱的情形,所以需要配合使用一些鎮靜藥物讓病人睡著,因此在加護病房嚴密的監控下,每1~2小時評估病人的生命徵象、電解質等變化,才能讓病人體溫降到合 適且穩定的溫度,以確保其安全性。而後會進入第三個時期為【緩慢回溫期】,在這個時期中,會以每小時0.25度持續緩慢的回溫,直到病人恢復到36.5度左右正常體 溫,大約會歷經12~16小時,之後仍會以控制病人體溫不發燒為原則,以確保病人腦部功能,也就是所謂的第四個時期【正常溫度期】。在這個階段,醫療人員會逐漸下 調鎮靜藥物,以利後續評估病人的神經學功能。原則上在鎮靜藥物持續下調的情形下,大概在第3、4天,就可以慢慢看到病人昏迷情形改善,如果能醒來,應該大多會 在7天內甦醒,期間還是會透過腦波、電腦斷層、腦部血流代謝掃描、心電圖、抽血等檢查及神經學評估來檢視病人的狀況。

圖一 目標溫控時程

目標溫控治療若能成功,病人家屬當然開心不已,但臨床上仍有部分病人無法順利清醒,根據目前的醫療準則及醫學倫理,家屬可以思考三個方向。一是長期照護,因為 無法清醒的病人普遍需長時間使用呼吸器,我們會建議在病情相對穩定後執行氣切手術,將病人轉介到呼吸照護中心持續照護。二是撤除維生系統,一般來說病人若經過 積極治療、目標溫控療法等,仍無法甦醒,病人未來醒過來的機會非常渺茫,所以現在已有越來越多的家屬可以理解,撤除維生系統除了讓病人不再受苦、得到安寧,也 能減少家屬、社會的負擔。三是器官捐贈,近來臺灣民情已較能接受器官捐贈,讓生命價值延展的渴望是多數人捐贈的動機,同時有足夠的研究證據顯示曾歷經心跳停止 的病人仍可捐贈器官,且不影響器官的功能。然而所有的醫療決策都會經過醫療團隊的審慎評估,並透過與家庭成員共同討論,確認是否充分了解病情、並能隨時掌握實 證證據,依此調整醫療及衛教資訊。接下來是瞭解「病人家屬的喜好與價值觀」,醫療端可以協助病人發現良善的治療動機,尤其是當病人的決定不見得是最有利的時候 。最後須瞭解病人是否有足夠的「能耐」可以接受這樣的醫療處置。除了在決策過程中充分溝通,醫療執行中更須反覆確認,以達醫病雙贏的目的。

心跳停止復甦後照護一直是生命之鏈中重要的一環,然而病人及家屬出院後的生活品質及心理壓力的影響卻往往被忽略,不論是劫後餘生的瀕死感、加護病房住院的高壓心理 負擔及醫學治療造成的不適,亦或是出院後因受損的生理功能以致「回不去從前那個健康的自己」、「無法從事從前的志業」所造成的沮喪失落、甚至經濟溫飽能力的缺失, 往往對存活出院病人的身體、心理形成壓力,卻求助無門。

透過專精於復甦後照護的專業團隊提供全人照護,在醫療端主動提供整合資源來幫助這群渴望重拾正常生活的病人及家屬們。當病人心跳停止的那刻起,家人們的世界彷彿 進入了無止盡的長夜,希望透過我們的幫助以及病人家屬無私地分享,增進彼此的了解,促進醫療之間的信任,讓我們一起攜手期待黎明那刻的到來!

護理部護理長 朱育瑧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