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的5月,已經戴了一年口罩的臺灣,進入新一波三級防疫等級,這是自108年12月新冠疫情自對岸爆發後,我們面對最嚴峻的情況,百姓可說是人人自危。醫院內施打疫苗的踴躍程度從冷冷清清,數日內情勢反轉。每天下午2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記者會準時公布的當日境外移入PCR陽性個案數、本土PCR陽性個案數等數據及個案疫情調查成為街頭巷尾或辦公室內的談話內容。雖然多數民眾可能本來對PCR陌生,但常在媒體上聽到看到漸漸也會猜想PCR可能是診斷新冠病毒感染的檢驗方式。沒錯,PCR檢驗技術是直接偵測病毒RNA或DNA的有無以及多寡,所以是病毒或細菌感染最直接客觀的診斷證據。為了防範疫情的散播,除了進出國門需要有三日內新冠病毒PCR檢驗的陰性證明,醫療院所本來常規進行的檢查、手術,以及住院、陪住院者都需要此PCR檢驗的陰性證明才能繼續進行。一時之間PCR檢驗量能、檢驗效率改變了許多原本就醫時間程序,民眾要花許多時間在等待PCR檢驗報告上,也可說是了扼住了部分醫院的業務進行。 臺大醫院金山分院作為一社區型醫院,自行執行的檢驗項目本不可能全面含括,對於PCR等歸屬於分子生物的檢驗項目本來全是交由臺大總院進行,金山分院每天已有2~3次的檢體送總院班車,足以符合疾管署對檢驗時效的要求。但金山分院張志豪院長看到了北海岸民眾的需求,為照顧民眾、不忍鄉親長時間拖著病痛等待檢驗報告,才能進行下一步的醫療處置。於110年6月上旬指示為了服務鄉親,本院採檢的新冠病毒的PCR檢驗必須要能夠在金山執行、安全的實驗室環境及硬體設備應盡速完成,邀請臺大總院檢驗醫學部李岱芬組長等長官來院指導實驗室設置位置、給予檢驗儀器的建議,並親力親為在兩周內建構完成了設有生物安全櫃的負壓環境實驗室。後續先有竹東分院檢醫科郭瓊惠主任提供向疾管署申請指定檢驗機構的寶貴經驗,之後癌症醫院簡慈儀組長提供了PCR檢驗試劑的採購及使用經驗,信義房屋慈善基金會熱心捐贈PCR核酸檢驗試劑。7月29日實驗室通過生物安全會決議可正式運作,8月4日通過疾病管制署的能力試驗後,通知本院將成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指定檢驗機構。臺大醫院金山分院的負壓P2等級實驗室於是正式運作了。 自8月18日金山分院發出第一筆新冠病毒PCR檢驗報告後,至110年10月底已服務了近三百人次。這個數量對醫學中心來說可能一天的量都不到。對金山分院這個人力、物力艱困的地區小醫院來說卻是跨出了重要一步。一方面代表了北海岸四區終於有了個緊急狀況下可在一小時內發出新冠病毒PCR檢驗結果的醫療院所,對鄉親的服務更好了,也代表了臺大醫院金山分院的檢驗服務跨入了分子生物領域。 這間醫院立足於金山,服務鄉親已超過15年的醫院是臺大醫院的觸手,也是我們金山人自己的醫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