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攝取不足很容易有缺乏纖維的問題,纖維又可分為水溶性纖維、非水溶性纖維,兩者在人體中皆扮演很多重要的角色。水溶性纖維主要的功能有延緩血糖上升、降低膽固醇,而非水溶性纖維則有促進腸胃道蠕動、延緩胃排空、增加飽足感、預防大腸及直腸癌等功能,除此之外研究發現孩童時期不吃蔬菜者,長大後會攝取較多含糖飲料、速食等,因此從小養成吃蔬菜的習慣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 許多家長常認為不吃蔬菜沒關係,用水果取代就好,其實水果與蔬菜的營養成分有很大的差異,雖然都是富含纖維的食物,但水果中果糖含量較多,攝取過多可能導致肥胖、三酸甘油酯過高等問題,因此水果量攝取足夠就可以了,不建議以水果取代蔬菜,水果建議量如下: 除了水果及蔬菜富含纖維外,全穀、根莖類食物也是纖維的來源,可以將精緻澱粉(如白米飯、白麵條)更換為全穀類的食物(例如南瓜、地瓜、糙米飯等)增加纖維攝取。 若孩子就是不吃蔬菜,該如何是好呢?以下提供幾個方法供家長參考: 多元化選擇不同蔬菜,蔬菜攝取總量足夠 除了深綠色葉菜以外,還有很多食物也屬於蔬菜類,例如:紅蘿蔔、白蘿蔔、大番茄、甜椒、香菇、杏鮑菇、金針菇、玉米筍、茭白筍、海帶、瓠瓜、絲瓜、甜豆莢等,對於不喜歡的蔬菜可以減少份量,或加上其他孩子喜歡的蔬菜搭配,並在用餐中多鼓勵孩子嘗試,蔬菜建議量如下: 漸進適應味道 可先將孩子不喜歡的蔬菜切碎與絞肉拌在一起做成肉丸、肉餅、水餃等,慢慢將蔬菜的顆粒變大,讓孩子慢慢習慣蔬菜的味道。 一起製作料理 烹調時帶著孩子一起動手做,在製作過程中嘗試味道,也可讓孩子更容易接受不喜歡的蔬菜味道。 栽種體驗 可以參加一些農場體驗活動,讓孩子實際體驗蔬菜的栽種與收成,讓孩子可以藉由活動了解餐桌上的食物得來不易,自己栽種與收成的作物也更能讓孩子接受。 從小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有助於減少成人後的慢性病發生率,孩子的健康有賴家長的堅持與耐心,一起與孩子為健康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