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健園地

:::
【健康營養補給站】兒童減重~食物紅黃綠燈
內容下載:
 



小時候胖,長大依舊胖?
依照國民健康署統計,臺灣2016年過重及肥胖比率高達43%,兒童青少年平均每4人就有1人過胖。教育部2017學年度國小學童肥胖比率為14.6%;國中 生肥胖比率為16.9%。肥胖兒童不良的飲食習慣,包括攝取過多的含糖飲料、偏好速食食品、常吃高糖高油的零食等。肥胖青少年,成年後更高達7至8成依舊肥胖。

兒童肥胖預防
根據「兒童肥胖防治實證指引」,肥胖兒童必須重新建立良好飲食習慣和增加身體活動量,採取均衡飲食方式,減少多餘熱量的累積,同時搭配規律運 動。具體防治方式,首先幫助兒童建立均衡飲食的觀念,每天要適當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其次,透過學習「食物紅黃綠燈」的營養知識,以淺顯易懂 的方式,辨識各類食物所含有的熱量和糖、油、鹽分等。此外,規律增加身體活動量,積極培養運動能力(有氧運動和肌力訓練),才能擁有健康體位 和體適能。

食物紅黃綠燈
依據食物的熱量、營養素和糖油鹽含量,對健康的影響程度,區分為紅、黃、綠燈食物。
  • 綠燈食物特點:天然食物,營養含量豐富,採低糖、低油、低鹽烹調方式,適合天天變換著吃。
  • 黃燈食物特點:食物經過加工,營養素含量少,含糖、油、鹽量高、只能偶爾吃。
  • 紅燈食物特點:食物過度加工或油炸,營養素含量極低,且含高量的糖、油、鹽,要儘量不吃。


結論
肥胖防治應著重於從兒童時期做起,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適度的身體活動,以及充足的睡眠,以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為目標。肥胖兒童的飲食管理,必須符合生 長與發育所需的熱量、蛋白質、脂肪與醣類及其他微量營養素等,藉由學習均衡飲食、食物紅綠燈和細嚼慢嚥的營養知識,建立良好飲食習慣和增加身體活動量。 若能更進一步接受整合性醫療團隊的介入治療,制定個別化健康行為與體重目標,執行健康飲食計畫,搭配適當強度身體活動,更能達到有效和良好體重管理。

 

 

營養室營養師 陳燕慈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