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專欄

:::
親子溝通?那些沒說出口的話
內容下載:
 

這篇文章獻給-想要和自己、伴侶、孩子拉近距離的人。

溝通實在太麻煩!人人都想要讀心術,省力又有效率。電影戲劇總有這樣科幻的主題,主角看著對方眼睛、摸到對方,就知道對方發生過什麼事、在想什麼。我們總是期待,不用說就能被了解。

溝通方法有諸多樣貌,接下來我們將一起練習(1)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彼此的行為、想法和需求。(2)認識心理學博士馬歇爾.盧森堡創立的「非暴力溝通」概念,突破原本的溝通習慣,把我們沒說出口的話,一字一句練習說出來。透過生活中的微調,開啟人與人之間正向的互動循環。(3)這樣的改變,可以為孩子的大腦發展帶來哪些好處。

溝通是「你聽我的」?

「小孩子不懂啦!」

「你是我生的,當然要聽我的啊!」

「孩子沒做好等於我沒教好」

這幾句生活中的台詞,即便用看的都好像有聲音呢。「我有跟他溝通啊,他為什麼還是不聽話?」這是溝通還是命令呢,孩子依照我的指令去做,其實是「命令」,而孩子為服從命令的人。我們常常矛盾的希望孩子有創意、舉一反三,同時又希望孩子乖巧聽話、絕對服從。然而,溝通是雙向的,需要投資時間和心力,與孩子互相陪伴、一起練習,並非我說你聽、我說你做單向的指導。

家長首先必須理解自己的困難,生活在當代的多數大人都是相當忙碌的,不僅需要處理自己,還要多工處理孩子的學習和日常瑣事。時間有限的狀況下,直接的命令可以快速方便、省時省力的管理孩子的行為;也有可能是缺乏其他經驗的修正,於是複製上一代的作法。然而長久下來,親子距離愈來愈遠,到了孩子青春期,家長的困擾變成孩子管不動、說不得,親子關係不斷惡化。

打開「好奇的」雷達,孩子在想什麼?

當我們用上述方式與孩子說話、責備孩子時(是說話而非溝通),還記得孩子通常如何反應嗎?頂嘴、討價還價、「嗯、喔、好啦」敷衍,再者沉默、不回話;我們與孩子的心理距離就是從日常生活中漸行漸遠的喔。

假想自己是一艘載著豐富人生閱歷的郵輪,裝載過去處理事情的「經驗」;航行在大海上,眼前遇到一座冰山…如果你硬是開過去,就好像孩子遇到情緒風暴時,你與他硬碰硬一樣。當我們偵測到前方障礙物出現,請務必打開船上的雷達,探測海面下還有什麼。

同樣的,當孩子有情緒壓力事件發生時,為了幫助自己與孩子了解「行為、情緒、想法、期待、渴望」,請務必打開好奇的雷達,眼前所見需要你看得更深入。

停看聽三步驟:

  • 停-穩定自己的情緒,暫停自動化想法。孩子哭了、鬧脾氣、不講理,請讓自己深深呼吸,觀察自己有什麼感覺-「慌張、心疼、生氣」以及自動化想法-「真的存心跟我作對、找我麻煩、又來了」觀察這些感覺和想法,但不反應。父母一著急,也時常說出違反心意的話。
  • 看-觀察孩子的情緒,看看發生什麼事。保持距離,打開眼睛觀察。
  • 聽-傾聽孩子的感覺,貼近孩子的想法。將你觀察到的狀況描述給孩子聽,和孩子核對你對他的行為和情緒的觀察,有助孩子思考,例如「你生氣是因為哥哥搶了你的玩具嗎,你好生氣,所以你打他」。

非暴力溝通

除了了解孩子,家長透過非暴力溝通的技巧,具體表達自己的需求,讓孩子了解我們,也是促進交流必要的過程。根據非暴力溝通的核心概念,共有四個環節「觀察」、「感受」、「需要」、「請求」。接下來,我們一起練習如何換句話說!

  1. 觀察-清楚地表達觀察結果,而不評價

  2. 感受-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多數人都不習慣描述自己的感覺,我已經這麼大聲講話了,對方難道不能從我的表情和肢體語言看出我已經不爽了嗎(總是希望別人有讀心術)。這樣非但無法好好對話,還會讓孩子築起防備的牆,他可能會感到害怕、逃跑、不知如何是好,這是人類遇到攻擊的時候,很自然的防禦反應。當我們說出自己的心情,其實無意間暗示了孩子,他的大腦才有機會想像你的感受,反而可以卸下防備,與你開始交流。

  3. 需求-表達自己的需求。我們習慣先看對方做錯什麼,而非表達自己要什麼。盧森堡博士提到,對他人的批評、衝突、誤會之所以出現,實際上反映了我們尚未滿足的需要,批評經常隱含著期待。

  4. 具體的請求-直接說出請求,減少模糊空間,對方才有機會作出積極的回應。當孩子做了適切的回應,也不吝於積極的鼓勵,強化他的行為動機。

親子溝通有益大腦發展

人類的大腦是個相當複雜的器官,掌管情緒的情感辦公室-杏仁核,是一個相當古老的腦區,在嬰幼兒早期就已相對成熟。然而負責判斷情境、踩煞車、監控佈局的額葉區,根據研究追蹤大腦發展,大約在成人期25~30歲才會完全成熟。因此,兒童先天的狀態是,更容易被情緒腦區掌控,遇到挫折困難就大哭、尖叫、生氣。

可貴的是,大腦無論幾歲都具有神經可塑性。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每學習一件新事物,就有機會促使神經元之間產生連結,這件事愈常發生,神經迴路的連結就愈強烈。「路是人走出來的,行為也是練習出來的」,想像杳無人跡的山林裡,人類的足跡愈常走過,路徑就愈清晰可見,甚至形成路網。因此,形塑孩子大腦裡的足跡,需要家長積極的陪伴與參與;祝福每一位辛苦又努力的家長,都能在日常生活中,透過有意識的刻意練習,增強孩子大腦裡的溝通迴路,增進更多的正向循環。

臨床心理中心臨床心理師 陳嘉淳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