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是一位拼命三郎的年輕業務員,工作壓力大,經常熬夜,睡眠不佳,平日飲食三餐不定時,偶
而應酬會喝點酒,從未健康檢查,很少看醫師,自覺健康狀況不錯,但近幾個月開始覺得腹脹、食慾
不佳、容易疲倦、尿液顏色比較深,家人建議看診,經醫師一連串的檢查後,診斷是肝硬化。
肝硬化的原因
正常的肝臟除了柔軟的肝細胞外,很少有纖維組織,一旦肝臟因各種原因使得肝組織發炎、肝細胞壞死,纖維組織
隨之增生,整個肝臟也就變硬了。有句話說:「肝,是沉默的器官」、「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輕度肝硬化的患者並不易有初期或早期症狀,一旦出現不適,病情可能已較為嚴重,應儘快就醫檢查。
肝硬化的原因很多,包括受到病毒(B型肝炎、C型肝炎長期慢性發炎)引起纖維組織增加;長期酗酒,造成酒精性肝炎,肝組織發炎壞死;藥物中毒(食用偏方草藥)引起肝細胞大量壞死;自體免
疫系統疾病,引起肝內外膽管細胞發炎壞死造成膽汁鬱積不通;先天性銅離子代謝異常(威爾森氏症),過多的銅離子沉積於肝、腦等器官,破壞肝臟細胞,或心因性主要是右心衰竭等原因。
肝硬化後,使得代謝、解毒功能漸漸衰退,硬化的肝臟不但彈性降低,表面更可能變得凹凸不平,甚至因壓力加大而改變血液流向,最後引發一系列可怕的併發症。
肝硬化常見症狀
疲倦:體力減退,容易疲勞。腸胃不適:食慾不振、噁心、腹脹。黃疸:尿液茶色、鞏膜及皮膚變黃。男性胸部腫大:男性女乳症。出血傾向:牙齦容易出血、皮膚容易瘀
青。腹水及水腫:肝臟製造白蛋白不足及門靜脈高壓引起。手掌紅斑、皮膚蜘蛛痣(外觀如蜘蛛狀)、解血便或吐血、肝昏迷等。並非所有患者都會出現全部症狀,個別症
狀因病情嚴重度而異。除此之外,肝硬化還可能出現嚴重的併發症,若未及時治療,更可能有致死的危機。
常見檢查
影像學檢查:目前無法單靠影像學檢查確診肝硬化,只能評估肝硬化病人可能發生的併發症,如腹水、肝門靜脈血栓等。常用的影像學檢查,如:腹部超音波(是最簡單且
可正確診斷之檢查)、胃、食道鏡檢查(觀察是否有肝硬化的併發症,像是食道靜脈曲張)、電腦斷層掃描、核磁共振等。
血液檢查:目的是檢驗肝、腎及凝血功能,患者血液中GOT、GPT、膽紅素、氨素、胎兒蛋白值可能升高,血蛋白值則可能降低;凝血時間會較一般人長。
肝切片:取一點肝組織做病理切片,屬於較侵入性檢查,不過,並非所有患者都需要依靠肝臟切片檢查,只要有足夠的臨床症狀加上末期肝病的症狀,搭配影像學檢查,醫師做綜合檢查時,就能確診為肝硬化。
肝硬化會好嗎?
治療肝硬化目的在於預防及治療併發症,延緩疾病的惡化。事實上,嚴重肝硬化是不可逆的,出現末期症狀的肝病只剩換肝一途。
肝硬化如何治療
基本上,戒酒、避免服用肝毒性藥物,以及調整健康的生活型態是必要的,其餘治療方法大多屬症狀治療,避免病情惡化及改善生活品質。如:抗病毒劑:主要針對B、C型肝炎病毒。利尿劑用於排除體內多餘液
體,減輕水腫及腹水。抗生素可減少腸道細菌量降低氨的產生,或用於治療細菌性腹膜炎。止癢劑可改善皮膚搔癢的症狀。白蛋白製劑系補充體內白蛋白。軟便劑則用來避免便秘,因糞便堆積可能產生過多氨氣。
肝硬化患者的日常照顧
對於肝硬化患者來說,因為肝臟細胞變硬及纖維化的緣故,許多營養素的消化吸收與儲存也大受影響,因此飲食控制就變得相當重要。飲食原則以清淡、細軟、易消化為主,儘量攝取天然食物、補充足夠營
養,做好完善的營養照顧,就能有效延緩病情惡化。
結論
總之,肝臟纖維化、肝硬化是日積月累而來的,盡早遠離造成肝硬化的因子,讓肝臟有充分的休息、飲食調整、配合治療與定期追蹤,是面對疾病的重要法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