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專欄

:::
兒童癌症知多少
內容下載:
 

「什麼!小朋友也會得癌症嗎?」

每次跟家屬解釋病情時,常常得到這樣子的回應。的確,兒童癌症雖不多見,但確實存在。根據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的統計,每十萬個0到17歲的孩子中,會有12個左右得到癌症,每年臺灣新發病的癌症病童大約在500位左右。

大眾對於癌症的認知,大多來自於成人常見的癌症,例如肝癌、肺癌、大腸癌、子宮頸癌等等。兒童癌症雖然如同成人癌症一樣是惡性疾病,但是本質上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常見的成人癌症在兒童身上幾乎不存在,幾乎不會有兒童得到成人常見的肺癌或肝癌。兒童最常見的癌症為白血病、其次為腦瘤和淋巴瘤。同樣根據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的資料,2019年全臺灣新診斷478位癌症病童,其中有156位為白血病、97位腦瘤及38位淋巴瘤,三者加起來占了所有個案的三分之二左右,其餘三分之一則是較少見的固態腫瘤,例如骨癌、神經母細胞瘤、肝母細胞瘤、生殖細胞瘤、軟組織肉瘤等等。

「為什麼小朋友會得癌症?」這可能是所有家屬最大的疑問。一般人對於癌症成因的認知,大多來自於環境中的「致癌因子」所導致,例如抽菸會造成肺癌、喝酒容易得到肝癌、嚼檳榔可能和口腔癌有關等等,但是大部分兒童幾乎沒有暴露在這些「致癌因子」中呀?的確,兒童癌症的成因雖然也跟某些環境中的「致癌因子」相關,但所占比例相當的低,反而是「基因變異」和「感染」這兩個因素,可能在兒童癌症形成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當然,這兩個因素到底如何造成兒童癌症?除了這兩個因素之外是否有其他因子參與其中?到底詳細的機轉為何?目前研究也未能解答這些問題。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基因變異」是重要的原因,但是大部分的「基因變異」並非遺傳性,而是後天形成的。

兒童癌症除了好發的種類不同、致病機轉不同,治療上也和成人癌症大不相同。兒童癌症治療的成功率較成人癌症高。根據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自1995年起長期追蹤癌症病童的治療狀況顯示,兒童癌症在診斷後五年的整體存活率為75%,也就是每四位癌症病童中,大約有三位在發病後五年仍然存活。以最常見的兒童癌症─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來說,長期存活率接近90%,這個成績已經與一般先進的歐美國家接近。至於兒童癌症治療成功率較高的原因,可能因為癌症的種類及致病機轉上的不同,使得兒童癌症普遍對於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的效果較成人癌症好。此外,雖然兒童許多器官組織仍處在成長階段,感覺好像比較脆弱,但實際上兒童每單位體重可承受的化療劑量,是比成人來得多的,主要原因可能在癌症病童除了本身的癌症之外,鮮少會合併其他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肝硬化,而且兒童的身體普遍修復能力較強,面對治療所造成的傷害恢復力較高。當然,醫師在決定藥物劑量時,也都是依據病童的身高體重來計算的,可說是每個癌症病童的治療,都是「量身打造」的呢!

雖然兒童癌症比起成人癌症較好治療,但是若在診斷時腫瘤已經很大,或是已經發生轉移,治療上還是較為困難,因此「早期發現」還是相當重要的。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一直以來大力宣導「兒童癌症九大警徵」,即是希望父母可以及早發現症狀、及早就醫。這九大警徵包括:

  1. 不明原因疼痛:如不明原因頭痛、肢體痛(尤其下肢)、胸痛、腹痛等。
  2. 不明原因淋巴結腫大:淋巴結腫大常發生在頸部,但也可能發生在腋下、鼠膝部等,如超過2公分,觸摸固定不動,無壓痛,建議進一步檢查。
  3. 腫塊:不論身體或四肢,若有腫塊即需就醫,肝脾腫大或腹部腫瘤,洗澡時注意觸摸較易察覺。
  4. 不明原因持續發燒:超過一星期不明原因的發燒。
  5. 生長發育改變:在不明原因下,該生長的年齡卻停止長高,或出現體重減輕、食慾不振等症狀。
  6. 貧血、出血症狀:臉色蒼白、瘀青、紅色出血點或黏膜出血症狀(如流鼻血、牙齦出血)。
  7. 神經系統症狀:頭痛、嘔吐、複視、肢體無力、運動不能協調(寫字歪扭)、無法捧碗或用筷子,走路歪斜易跌倒等。
  8. 神經母細胞瘤特徵:常發生在腹部,有腹部腫大或腫脹情形。若癌細胞轉移至骨髓時,可能導致臉色蒼白,轉移至眼窩時,可能導致眼窩周圍瘀青(熊貓眼)。
  9. 視網膜母細胞瘤症狀:由眼底鏡檢查可及早發現,若腫瘤已大,瞳孔會出現白色反光,且拍照後雙眼瞳孔反光不同。

綜合以上,兒童癌症雖然是惡性疾病,但並非絕症,只要能早期發現,並配合醫師有計畫地治療與追蹤,還是有很高的機會可以「抗癌成功」唷!

參考資料:

  1. 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 – 2019年度報告
  2. 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 – 九大警徵宣傳海報

小兒部主治醫師 周書緯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