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喘 氣喘是一種常見且有可能會進展成嚴重症狀的慢性疾病。雖然如此,氣喘卻是可以透過治療有效控制的疾病。氣喘常見的症狀有:喘鳴、呼吸困難、胸悶、咳嗽。氣喘症狀的發生主要是因為呼吸道收縮、呼吸道的管壁變厚、分泌物變多。病毒感染、環境中的致敏物(塵蟎、花粉、蟑螂)、吸菸、運動及壓力都有可能引發或加重氣喘的情況。 氣喘的治療是個別化的,依據每個人不同的疾病程度、可能惡化的危險因子,評估選擇適合的藥品,可提升效果也能確保安全性。 氣喘的藥品可依據使用的時機大致分為兩類:長期控制及急性緩解藥物。 一、長期控制藥物:目的在於預防症狀的發生,需要每天規律使用。
二、急性緩解藥物:使用於氣喘症狀發作時,目的在於立即達到支氣管擴張的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現今為世界第四大死因,雖然很常發生但也是能預防及治療控制的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種因為呼吸道或肺泡異常而引起的氣體流動限制的疾病。最常見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原因為吸菸,但環境因素,如暴露於環境污染中,有害微粒也可能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病。常見的症狀有咳嗽、多痰及呼吸喘促。 藥物治療主要包括:減少症狀、降低發作頻率和惡化程度,也能增進運動耐受性。 一、支氣管擴張劑(Bronchodilator)
二、複方支氣管擴張劑:不同作用機轉的支氣管擴張劑組成的複方藥品,可以在不增加劑量的情況下達到效果,減少可能因增加劑量而導致副作用發生的可能。
三、吸入型類固醇:能有效的控制發炎反應。 在中重度的病人中,併用吸入型類固醇和長效乙二型交感神經致效劑相對單一藥品使用,可以有效的改善肺功能並減緩惡化。 結語 氣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雖然可能會進展成嚴重的慢性疾病,但透過適當的藥品選擇、學會正確的藥品使用方式、並定期回診評估疾病是否有達到改善,氣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可以透過治療達到有效的控制。 參考文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