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簡介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一種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呼吸道疾病。流感病毒可分為A、B、C、D四型,但只有A型與B型流感病毒會造成季節性流行。常見症狀為發燒、頭痛、肌肉痠痛、疲倦、流鼻水、喉嚨痛及咳嗽等,也可能伴隨腹瀉、嘔吐等症狀,大多數人會在一周內康復,但有少數人,尤其是老年人、嬰幼兒、孕婦、免疫功能不全、肥胖(身體質量指數BMI ≥ 30)的人感染後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包含肺炎、心肌炎、腦炎及其他嚴重的繼發性感染或神經系統疾病等。雖然一年四季都會有流感病例,但仍以秋、冬季較容易發生流行,流行高峰期多為12月至隔年3月,傳染方式主要為飛沫傳染及接觸感染。 流感的藥物治療 流感的治療除了症狀緩解的藥物之外,還有抗病毒藥物可以使用,這些抗病毒藥物通常在出現症狀後48小時內使用會有最好的療效,所以一旦出現流感相關症狀,建議及早就醫並依據醫師指示用藥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以下介紹各類流感的抗病毒藥物:
流感的預防 飲食均衡、適當運動及休息,保持身體健康以及良好的衛生習慣,包含勤洗手、外出時配戴口罩、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減少出入密閉且人多擁擠的公共空間都有助於預防流感,除此之外,還有流感疫苗和預防性的抗病毒藥物可以使用。
結語 秋冬季節為流感流行的高峰期,建議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與接種流感疫苗來預防流感感染,尤其是感染流感後可能產生併發症的高危險族群,包含老年人、嬰幼兒、孕婦、免疫功能不全、身體質量指數BMI ≥ 30的人。如果出現類流感症狀,例如:發燒、肌肉痠痛、疲倦、流鼻水、喉嚨痛及咳嗽等,建議及早就醫,依照醫師指示服藥,不可自行停藥,才能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