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專欄

:::
嬰幼童睡眠安全
內容下載:
 

前言

志明與春嬌夫妻求子多年,終於在上週喜獲麟兒了。看著懷裡軟綿綿的小寶貝,心裡又是期待又是緊張。春嬌擔心自己無法克服新手媽媽將面對的各項挑戰,特別是哄睡覺、夜奶等問題讓她格外焦慮。她很害怕寶寶徹夜哭鬧,夫妻上班精神不濟。志明則是聽過同事家小嬰兒意外跌下床,一家子半夜跑急診室的狼狽故事,小嬰兒看起來這麼脆弱,自己連抱緊一點都怕壓壞他了,要是摔下床不會骨折或者頭破血流嗎?

志明與春嬌心中的疑問是許多新手父母共同的擔憂,一方面希望小寶貝早點建立規律的作息,另一方面也擔憂小寶貝的睡眠環境是否安全。事實上,小嬰兒在剛出生的時候,並不像我們大人內建24小時的生理時鐘。小寶寶白天的精神不會特別好,到了夜裡也不會愛睏。相反地,許多寶寶白天愛睡覺,大半夜卻精神抖擻。小嬰兒在出生的第一個月,喝奶的速度、奶量、大便的次數…每天都在變化。試想,如果你不確定自己的食量,也不確定自己什麼時候會餓,你要怎麼建立規律的作息呢?因此寶寶需要3~6個月的時間慢慢摸索與適應。在這段時期,爸爸媽媽一方面需要包容寶寶的哭鬧,同時也要接受自己的挫折感,這段磨合期是很正常的。

嬰兒睡眠安全

在建立寶寶生活規律的同時,安全的睡眠環境也非常地重要。美國兒科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針對寶寶的睡眠環境提出了「安全睡眠建議」,以下幾點可供家長們參考[1]

  1. 嚴格仰睡:所有1歲以下的嬰兒都應該採用「仰躺」的睡姿,嚴格禁止趴睡,也不建議側睡。
  2. 硬實的床鋪:嬰兒床除了平整的床單之外不宜再置放棉被、毛毯等衣物。嬰兒床墊不宜過度柔軟,亦不適合讓嬰兒睡在沙發上、搖椅上、與大人的床墊上,以避免窒息之風險。
  3. 安全的床鋪:嬰兒床上不應放置枕頭、棉被、毛毯、填充玩具、過度膨鬆的床墊等物品,以避免蓋住嬰兒的口鼻而造成窒息。嬰兒床的格柵間距應小於6公分,以免寶寶的頭手不慎卡在其中。此外嬰兒床周邊亦不宜裝上床圍或軟墊。
  4. 與父母分床:建議6個月以下的嬰兒與父母「同房不同床」,嬰兒床可以緊鄰大人的床,但嬰兒不應與父母同床。例外情況是哺乳哄睡寶寶時,媽媽可以與寶寶同臥於大人床上哺乳與哄睡。許多家長會擔心若是媽媽與寶寶一同睡著,不就等於同床了嗎?研究實證顯示,媽媽與寶寶同臥哺乳是相對安全的作法,其危險性比在沙發或搖椅上哄睡低。但在寶寶熟睡之後,仍建議家長將寶寶抱回嬰兒床上,避免長時間地與大人同床而眠。
  5. 搭配使用奶嘴:研究顯示奶嘴可有效降低嬰兒猝死症候群的發生。當媽媽與寶寶適應了親餵母乳的模式之後,哄睡時可搭配使用奶嘴安撫寶寶,寶寶熟睡時奶嘴若滑落則不需再塞回去,亦不建議在奶嘴上綁著布偶或者直接將奶嘴綁縛於衣服上。

嬰幼童低處跌落

寶寶一天天長大,活動量也越來越大。隨著健康的嬰兒動作發展,四個月開始翻身,七個月開始爬行,九個月扶著傢俱站起來…寶寶的生活總是充滿了驚喜,但也有許多意外的可能。尤其嬰幼兒從床上或從低處跌落(高度在1.5公尺以內)是常見的家庭意外事件。以下幾點可供家長們參考:

  1. 低處跌落鮮少造成嚴重傷害:根據醫學文獻,孩童自低處跌落的主要傷勢僅為皮肉傷。一份澳洲針對學齡前兒童的研究,統計207名孩童自床鋪跌落、或攀爬床欄跌落地面的案例,僅1名孩童有單純性顱骨骨折與鎖骨骨折,沒有任何孩童出現顱內出血或更嚴重的傷勢。另一份較早期美國針對學齡前兒童的研究,統計246名學齡前兒童自1公尺以內的高度跌倒的案例,僅3名孩童有單純性顱骨骨折,3名孩童有鎖骨骨折。沒有任何顱內出血的案例。[2,3]
  2. 應注意嬰兒床、圍欄、搖籃:美國在1990年至2008年間,平均一年有逾9千件幼童因嬰兒床、圍欄、搖籃而發生的外傷事件。其中六成以上是不慎跌落。家長需特別注意:若將嬰兒床的柵欄放下,千萬不可離開床邊獨留寶寶在床上;超過3個月的寶寶身材漸長,且已開始學習翻身,不再適合睡在搖籃。
  3. 低處跌落72小時內為觀察期:低處跌落鮮少造成腦出血,醫師評估時會以身體理學檢查、頭顱X光攝影等較不具侵入性的檢查為主。對於未曾意識喪失、跌落後神智清楚、沒有顱骨骨折、且沒有明顯頭部血腫的幼兒,亦不需要做頭部電腦斷層檢查。不過意外發生的72小時仍應密切觀察小朋友的狀況。若孩子出現躁動難安撫、多次嘔吐、意識狀態改變、臉色蒼白等症狀,則應立刻就醫。

參考資料:

  1. AAP Safe Sleep Environment Recommendations
  2. Lyons et al. Pediatrics July 1993, 92 (1) 125-127
  3. Helfer et al. Pediatrics . 1977 Oct;60(4):533-5
  4. Yeh et al. Pediatrics . 2011 Mar;127(3):479-86

急診醫學部兒童急診主治醫師 劉欣明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