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大花絮

:::
醫院裡的音樂會
內容下載:
 

人群熙來攘往的東址挑高大廳,有一架鋼琴。

快要中午了,穿著亮綠色背心的志工們,細心的將鋼琴上的防塵罩掀開,在鋼琴前放置今天要演奏的藝術志工簡介,同時擺放一排排讓聽眾休憩的座椅,為等一下藝術志工的演出預作準備。

這時,每周來醫院三天的洗腎病友吳先生,已經坐在老位置等候,住院病人也三三兩兩的來了,或推著點滴架,或由外籍看護陪同。已經是第二次住院的陳小姐,原本就喜歡音樂,自從發現醫院大廳可以欣賞到現場演奏,每到中午時段就到大廳等待著。和陳小姐同病房的王奶奶,第一次來是因為陳小姐的邀約,之後喜歡上中午的音樂演出,接連幾天到場,當成住院中的例行活動。還有更多聽眾,卻是受到美麗樂音的吸引,經過大廳時不由得停下匆忙的腳步,駐足聆聽。

在東址大廳演出的藝術志工,主要是以鋼琴演奏為主,有時候也會搭配其他樂器,例如輔以大提琴、小提琴及長笛,甚至和聲樂搭配,演出方式豐富多元。演出的曲目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民謠老歌,或是廣為人知的古典樂曲,也演奏揉合各異音樂風格加以調理的爵士樂曲,為現場更添氣氛。每一場的演出,都是溫馨滿滿的小型音樂會。

醫院邀請藝術志工到院演出已經超過十年的時間,累積演出兩千餘場表演。到醫院擔任藝術志工的表演者來自四面八方,有些是知名樂團的指揮、樂師,有些是音樂老師、也有醫院的員工,甚至還有醫學院的學生們利用課餘時間到院演出,大家懷著關懷病人和家屬的心情,大方奉獻自己所長。其中,周逸雯老師和郭楠興老師擔任藝術志工多年,郭老師擅長長笛演奏,周老師以鋼琴相應和,兩人在音樂上相輔相成,由志同道合的朋友逐漸相知相惜,成為琴瑟和鳴的夫妻,結婚時還邀請平時與他們聯繫演出時間的志工擔任證婚人,是團隊中的一段佳話。

音樂的無窮魅力不受言語束縛,黑鍵與白鍵相伴的音符如行雲流水般彈奏出悅耳的樂聲,在大廳中迴盪,引領聽眾共享心靈的饗宴。幾位老病友刻意等待聽眾漸漸離開,上前與藝術志工寒暄。病友與藝術志工們因為長時間的午後相聚,互相關心,累積了深厚的情誼。穿著亮綠色背心的志工們也在曲終人散時,開始整理現場,收拾座椅,將鋼琴蓋上防塵罩,一場小型音樂會圓滿結束了。

歡迎您一起來臺大醫院東址大廳,聆聽生命的樂章。

志工蔡滿促女士協助音樂演奏的準備 

周逸雯老師和郭楠興老師為病友家屬吹奏/彈奏悠揚樂曲

 

社會工作室社會工作師 范姜如儀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