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大花絮

:::
門禁防疫工作一景
內容下載:
 

時序進入秋季,世界各國仍與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對抗著,自從農曆春節後,醫院大門口架起了紅外線體溫監測器,也暫時關閉了幾個出入口,為配合疫情指揮中心的規定,實施醫院門口管制作業,由全院行政人員開始輪值體溫監測,擔任起「鎮守山海關」的重要職責。

為了防疫大事,在醫院的東址、西址與兒醫大門,我們設下重重把關。首先,由駐衛警逐一詢問來院目的,並進行分流;其次,觀察經過紅外線體溫監測器的民眾是否有體溫過高的情形,若顯示體溫過高,就需要使用額/耳溫槍再次確認體溫,依照規定,體溫過高的民眾雖然不得進入院區內,但我們會給予適當的就醫建議。當紅外線體溫監測器感知到溫度過高時,會發出警示聲響,工作人員必須判讀發熱的位置,如果是在人的頭部或頸部,才表示該民眾有發燒現象。現場時常會發現警報聲響是由於民眾手中的熱咖啡或是美味的便當等高溫物品,種種可能狀況總是考驗著工作人員的應變反應呢!

接下來,則需要逐一讀取民眾的健保卡並再次確認來院目的,親身輪值了此工作後才發現,原來進入醫院不只是跟醫療有相關而已,除了看門診、做檢查、辦理住院與探視家人親友等原因之外,偶而會遇到民眾要進入院區內至美食街用餐、至郵局辦事、至書局領書或至美髮店洗髮理髮等,醫院儼然成為附近民眾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但為了有效把關,避免疫情擴散,只好一一婉拒其進入院區內。

在體溫量測及了解入院目的後,每位來院民眾尚需將其健保卡交由工作人員連線中央健康保險署查詢系統,進一步確認十四日內是否有出入境的紀錄,若有出入境的紀錄,需確認進出國家與日期是否合乎疫情管制的規定。

此外,進入醫院後亦有相關規定須請民眾配合,例如住院病人陪病人數的限制、開放訪視時間及人數限制等。對於因親友住院,急於來院探視關心的家屬或許造成了些許困擾,有時不免聽到民眾對於措施要求的抱怨,只得委婉加以說明,請其諒解,可謂是疫情當頭,匹夫有責,感謝大家共體時艱。

東址門口查驗健保卡櫃台

西址大門口分流情形

 

社會工作室社會工作師 陳思雯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