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失智症 「我的昨日在消失,未來也充滿不確定,那我該為何活著?」就像電影《我想念我自己》中的女主角一樣,失智症可能悄然無息地來到我們身邊,一點一滴地掏空病人的記憶,打亂我們的生活。在疾病初期,很多家屬常以為病人只是老了,所以個性才變得倔強固執又健忘,也無法勝任熟悉的事務,但事實上,這些都是生病的跡象,需要接受治療。 失智症(Dementia)是一群症狀的組合,它的症狀不單只有記憶力的衰退,還會影響其他認知功能,包括:
這些不正常的退化現象就像慢性疾病一樣無法根治,但我們仍然可以利用藥物延緩病情進展的速度。 失智症常見分類 很多因素會造成失智症,包括退化型、血管型失智、疾病導致或者是其他可逆因子影響。
目前可用來治療的藥物有那些? 針對最常見的阿茲海默症,會依照疾病的嚴重程度來決定使用何種藥物: 一、減緩退化的藥物:乙醯膽鹼酶抑制劑及麩氨酸NMDA受體之拮抗劑。
除了最常見的阿茲海默症,其他類型的失智症治療方式如下:
藥物常見副作用 使用乙醯膽鹼酶抑制劑類的藥物時,最常出現噁心、嘔吐、腹瀉、胃痛、無食慾、頭暈等症狀,這些副作用通常不嚴重,而且可以在服用幾天後慢慢減輕並消失。另外有心室傳導過慢或氣喘病史的病人,應先告知醫師,因此類藥物會刺激迷走神經,可能造成少數病人心跳變慢或是增加氣喘的機率,其他如有胃腸潰瘍病史或有服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的病人,也應注意是否有胃腸出血的狀況,視情形與醫師討論是否適合繼續使用該藥物。若病人服藥後會因為藥物的影響而造成混亂、過度興奮或影響睡眠的情形,可先將情形記錄下來,再與醫師討論是否要調整藥物。至於服用NMDA受體拮抗劑,可能出現的副作用有暈眩、疲倦、頭痛、便秘等,但發生這些症狀的機率並不高。 結語 造成失智症的原因有很多,與年紀、基因、情緒狀況(飲酒、憂鬱)、肥胖、心血管或腦部創傷等等皆有相關,雖然目前並沒有藥物可以治癒失智症,但若能及早發現釐清病因,並透過適當的藥物治療,或使用其他非藥物療法,如運動、認知訓練、音樂治療,對於病情與日後照護都會有很大幫助。 參考文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