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報導

:::
跑步、登山之肌力訓練
內容下載:
 

58歲的張先生,在教育界鞠躬盡瘁數十載,好不容易盼到退休。待在家不過短短幾天,閒不下來的他開始想找點事情做。看身旁許多朋友都熱衷於蒐集百岳,他也跟風,報名了三天兩夜的雪山主東峰商業團,興致勃勃地帶著新採買的裝備出發。沒想到,第二天啟程沒多久,張先生的兩隻大腿與小腿都酸痛到舉步維艱。他跟嚮導說自己可能沒辦法登頂了,嚮導請人陪同慢慢帶他下撤回三六九山莊,但短短的下坡路,卻也讓張先生的膝蓋痛得每走幾步就得休息一下。高山的美景如此壯闊,張先生想,但我還能再訪嗎?

42歲的林小姐,結婚後一直感嘆身材走樣。現在孩子稍微大了,總算能騰出餘裕做點運動。她繞著家裡附近的森林公園跑,從一開始只能連續跑不到一公里,到現在能不間斷地完成三圈。這使她充滿信心,在先生的鼓勵下報名了半程馬拉松,心想,再不濟慢慢跑總是能完賽吧。豈料,賽事當天,她才跑了不到十公里,膝蓋外側就痛到無法再邁出任何一步。林小姐一拐一拐走向回收車,眼裡還銜著淚水,不知是心有不甘,或者真的太痛了。

近幾年路跑變得盛行,也越來越多人投入郊山健行甚至百岳攀登。肌力訓練與跑步、登山之間的關聯,許多人可能不了解,以為肌力訓練是為了練出大塊肌肉,是年輕人才做的事,其實不然。肌力訓練除了讓肌肉變得粗壯跟增加爆發力之外,也可以增加肌肉耐力,進而提升長跑與登山的表現,降低受傷風險,並減少負重時關節承受的壓力,減緩關節退化。因此,肌力訓練對於跑步、爬山的愛好者,不分年齡,好處多多。研究甚至指出,肌力訓練對年長者(65歲以上)更為重要。原因是肌肉量會隨著年紀增長而迅速消減,透過肌力訓練,可減少跌倒風險,降低骨質疏鬆症發生機率。

那該如何來訓練自己的肌力呢?對於一般的跑步、登山愛好者,可以著重在練下背、腹部、臀部、大腿,及小腿等下半身的大肌群。方式可以透過使用自身體重、健身房儀器、槓片或啞鈴、彈力帶等等。

如果要使用自身體重,有以下幾種訓練方式:

正面撐體(棒式):俯臥,然後用手肘與腳尖支撐身體。記得收小腹,保持頭、肩、腰、臀、膝、踝呈一直線,注意腰部不要下沉。一開始先試著維持這樣的姿勢十秒,等到適應後可逐漸增加到一次三十秒甚至更長。重複二到四次。每一次之間可以有適當休息。這用來訓練下背、腹部、臀部。

01 棒式

背面撐體(橋式):仰臥,膝蓋彎曲九十度,腳掌貼地,雙手置於身體兩側,然後挺起腰部,讓肩、腰、膝保持一直線,注意腰部不要下沉。一開始先試著維持這樣的姿勢十秒,等到適應後可逐漸增加到一次三十秒甚至更長。重複二到四次。每一次之間可以有適當休息。這用來訓練下背、腹部、臀部。

02 橋式

側向撐體:單手單腳撐地,挺起腰部,保持頭、肩、臀、腳呈一直線。注意身體應和地面垂直。一開始先試著維持這樣的姿勢十秒,等到適應後可逐漸增加到一次三十秒甚至更長。重複二到四次。每一次之間可以有適當休息。這用來訓練下背、腹部、臀部。

03 側向撐體

靠牆深蹲:找一面牆壁,肩膀與腰部貼牆,雙腳打開與肩同寬,收小腹,眼睛直視前方一面緩緩蹲下,直到膝蓋彎曲約九十度後維持不動,記得保持兩隻腳的膝蓋與腳尖平行向前。一開始先試著維持這樣的姿勢十秒,等到適應後可逐漸增加到一次三十秒甚至更長。重複二到四次。每一次之間可以有適當休息。這用來訓練大腿。

04 靠牆深蹲

單腿深蹲:單腳站立,保持上半身直立,接著緩慢下蹲,不要讓膝蓋超過腳尖,接著緩慢站起。如此重複15到25下為一組,總共二到四組。每一組之間間隔兩到三分鐘。這用來訓練大腿。注意動作一定要慢,訓練的效果才好。

05 單腿深蹲

踮腳尖:找一個樓梯,用兩隻腳掌前半站在其中一階上,腳掌後半懸空,保持上半身直立。維持平衡後,緩緩將腳尖墊起,再緩緩落下,如此重複15到25下為一組,總共二到四組。每一組之間間隔兩到三分鐘。這用來訓練小腿。

06 踮腳尖

如果能添購一條彈力帶,則可以把彈力帶固定在兩個腳踝中間,然後橫向學螃蟹走路,這可以幫助訓練臀中肌,減少像前面故事中的林小姐,受髂脛束症候群(iliotibial band syndrome)所苦的機率。

以上訓練,一個禮拜練兩到三天,每次練習之間間隔至少兩天。例如,安排每個禮拜一、四固定訓練。

如果去健身房,則可以使用儀器來針對特定肌群做更專一的訓練。譬如用坐姿腿伸屈機(leg extension)來練股四頭肌,或俯臥腿彎舉機(leg curls)來練股二頭肌。很重要的一點是,為了避免肌力不平衡導致受傷,訓練某肌群時,要連該肌群的「拮抗肌」一起練。譬如練胸,也別忘了練背;練股四頭肌(大腿前肌),也別忘了練股二頭肌(大腿後肌)。理想上每個肌群應該做每組8到12下,總共二到四組的訓練。每一組之間間隔兩到三分鐘。如此就能讓肌肉變得粗壯,爆發力與耐力也會提升。如果是想要提升長跑的耐力,則可以將重量減輕,變成每組做15到25下,做一到兩組即有效果。

如果是新手,可先以完成一組為目標。做的重量讓肌肉會覺得疲勞即可,不需要勉強自己做到力竭,否則容易受傷或產生過度痠痛。如果是年長者(65歲以上),可以先從比較輕的重量開始,讓每組能做到10到15下。適應後,再逐漸增加重量。

訓練的時候,應該完成完整的關節活動範圍。記得調節呼吸,在將重量舉起時吐氣,將重量回放時吸氣,過程中避免憋氣用力。如果有舊傷的人想從事肌力訓練,只能在不會引發疼痛的關節活動範圍內進行訓練。新手在剛開始從事時,建議要有專業人士在一旁指導。隨著肌肉力量的增長可增加負重,但務必維持正確的姿勢,循序漸進,且應根據個人狀況做調整。

如果在爬山或跑步的當下,已經有了不舒服,建議可以到復健科門診,接受專業醫師的評估與治療,避免傷害繼續擴大。

復健部主治醫師 陳彥誌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