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

:::

疫情訊息

內容下載:

 

越南COVID-19疫情持續上升調整為中低感染風險國家,登革熱、日本腦炎、恙蟲病進入國內流行高峰

資料來源:疾病管制署2020/07/21-08/25

疫情概要:

(1)新冠肺炎:指揮中心於8月12日指出,考量越南疫情持續,即日起將該國自「短期商務人士入境申請縮短居家檢疫」之低感染風險國家調整為中低感染風險國家。最新名單如下:

  • 低感染風險國家/地區:紐西蘭、澳門、帛琉、斐濟、汶萊、泰國、蒙古、不丹、寮國、柬埔寨、緬甸。
  • 中低感染風險國家/地區: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斯里蘭卡、越南。

(2)登革熱:今年截至8月25日,國內累計14例本土登革熱病例,13例居住桃園市,1例居住新北市,桃園市桃園區長安里周邊群聚至8月22日監測期滿無再新增病例;另有58例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以印尼、菲律賓及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為多,近1個月有2例分別自印尼及越南移入

(3)日本腦炎:國內7月21日新增3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分別為桃園市中壢區、新北市新莊區及台中市梧棲區。

(4)恙蟲病:現為暑假旅遊旺季與恙蟲病流行高峰,國內近6月21日至7月18日恙蟲病確定病例感染地以花東地區及離島為主。


登革熱

近期疫情:

桃園發生本土登革熱群聚事件,疾病管制署7月27日公布桃園市桃園區長安里新增7例本土登革熱病例,其中1例已由桃園市政府於7月26日公布為確診個案(案3),與案2住家距離37公尺,並針對案2住家周圍擴大採檢64人,其中6例於7月27日檢驗確診。

疾管署統計,今年截至8月25日國內累計14例本土登革熱病例,13例居住桃園市,1例居住新北市,桃園市桃園區長安里周邊群聚至8月22日監測期滿無再新增病例;另有58例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以印尼、菲律賓及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為多。

建議

  1. 加強環境整頓與孳生源清除,落實「巡、倒、清、刷」,以降低病媒蚊密度。
  2. 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有敵避(DEET)或派卡瑞丁(Picaridin)成分的防蚊藥品,並依照標籤說明使用。且居住在有紗門、紗窗的房舍。
  3. 如發現有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疑似症狀者,應儘速就醫
  4. 醫療院所應提高警覺,加強詢問就診者TOCC,若為疑似個案,可使用登革熱NS1快篩診斷並及早通報。

日本腦炎

近期疫情:

國內新增3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分別為桃園市中壢區、新北市新莊區及台中市梧棲區。

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今年迄今共16例確診病例,個案居住地分別為桃園市4例,新北市、台中市、彰化縣、高雄市及屏東縣各2例,嘉義縣及台南市各1例,個案活動地附近多有高風險環境(如:水稻田、池塘及灌溉溝渠等處);2016至2019年全國同期病例數分別為16、21、34及18例,以40歲以上成人較多。(取自疾管署網站109年7月21日)

建議

最有效的預防方法為接種日本腦炎疫苗,提醒民眾應按時帶家中滿15個月以上的幼兒至各地衛生所或合約院所接種,以避免因感染衍生嚴重後遺症。

恙蟲病

近期疫情:

我國全年皆有恙蟲病病例發生,歷年通報數自4至5月開始呈現上升,6至7月達高峰。國內近6月21日至7月18日共新增60例恙蟲病確定病例,感染地以台東縣為多,其次為花蓮縣及金門縣。

建議

  1. 恙蟲病是由帶有立克次體的恙蟎叮咬而傳染,恙蟎會停留於草叢中,伺機攀附到經過的人類或動物身上。潛伏期約9至12天,患者會出現持續性高燒、頭痛、淋巴結腫大等症狀,約發燒一週後皮膚出現紅色斑狀丘疹,恙蟲叮咬處通常會出現焦痂,是此疾病的重要特徵。
  2. 從事戶外活動如有接觸到草叢環境,務必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包括穿著淺色長袖衣褲、長筒襪、長靴及手套等保護性衣物,並將褲管紮入襪內;此外,離開草叢後請儘快沐浴及換洗全部衣物,避免恙蟎附著叮咬,如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活動史。
 

~臺大醫院感染管制中心關心您~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