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專欄

:::
陪孩子提升注意力
內容下載:
 

家長和老師的困擾,孩子的挫折

媽媽帶著即將升上二年級的小艾來到臨床心理師的評估室,皺著眉頭,滿臉困擾的告訴心理師:「老師說他上課不專心,不是在發呆,就是在做自己的事;聯絡簿沒抄完整,漏掉老師交代的功課,啊不然就是作業沒帶回家,一直被老師寫聯絡簿…唉!」媽媽嘆了一口氣,接著說:「其實幼稚園老師就有反映過他上課會東張西望了,我們想說等他年紀大一點,應該會自己好吧。結果好像變得更明顯耶?吃飯、寫作業也是拖拖拉拉,沒看著他就東摸西摸,很容易分心。同學30分鐘可以寫完作業,他就要拖拉兩個小時!還有!他常常忘東忘西耶,鉛筆盒、便當袋、外套不知道弄丟幾次了,什麼事都要我一直提醒!心理師,怎麼辦啊?」

這樣的劇情在心理師的評估室中經常上演,也是目前門診轉介評估相當常見的困擾問題。孩子不僅日常生活需要家長時時督促提醒,同時也影響在學校的學習表現,讓家長和老師苦惱不已。因為注意力的表現不穩定,大人常會不自覺的形成不好的印象「你明明有能力做到,為什麼都要偷懶呢?」,結果被師長貼上「散漫、懶惰、不自律」的標籤。有注意力困擾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時常遭受到他人的責備或嘲笑,學習過程充滿挫折,孩子的社會情緒發展也可能直落千丈,成為自責、低自尊等自我概念低落的狀況。

因此,「及早發現,及早處遇」不僅能改善兒童的注意力問題,更可以讓家長及老師了解孩子「生理的困難(不能),並非故意(不為)」。絕大多數的師長在理解之後,孩子也不再莫名得到負面標籤,反而提升了自我概念,以及親子與師生關係。

生理的困難(大腦發展)

根據發表在兒童神經心理學期刊(Child Neuropsychology)的研究指出,孩子的持續性注意力發展,會橫跨整個兒童期,在5-6歲、8-10歲明顯上升。並且隨著年紀增長,學齡兒童的持續性注意力發展會愈趨穩定;也就是說,孩子要愈來愈能夠專心、持續的完成一件工作任務,不再虎頭蛇尾。

同時也有諸多研究證實,注意力與大腦發展有關,尤其又以最晚熟的額葉區貢獻最多(平均成熟年齡25歲)。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耗費十年追蹤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兒童及一般兒童大腦發展的影像差異,發現前者的大腦皮質發展比同齡兒童慢了1-3年不等。

區辨問題:什麼是注意力不足?會怎麼表現?

如同小艾遇到的困難,他的外顯行為有:不專心、發呆、分心、遺漏、東張西望、拖拖拉拉、東摸西摸、忘東忘西。隨著升上小學,學習任務變得更加複雜、難度提升許多,學習壓力愈發沉重,加上生理發展的身不由己,學習路上滿是挫折。

在最新版本的診斷準則中,注意力問題羅列了以下幾種情況:[1]無法注意細節,容易粗心犯錯;[2]難以持續注意力完成工作或遊戲;[3]直接對話時,不專心聽對方說話;[4]無法遵循指示將事情完成;[5]組織、規劃工作有困難;[6]逃避需要持久心力的事務;[7]遺失物品;[8]容易受外在刺激吸引而分心;[9]日常生活忘東忘西。

這些問題若大於六項,持續半年以上,且影響到學習和生活品質,家長可先尋求兒童心智科、兒童精神科、兒童心理衛生中心等醫療院所釐清問題,排除其他可能影響腦部發展的生理疾病(癲癇、腦瘤等);醫師也會視需求,轉介臨床心理師透過標準化衡鑑工具,協助鑑別診斷。

面對問題:孩子確診注意力不足,下一步該怎麼辦呢?

處理的方式可分為藥物、非藥物治療,藥物治療由醫師診斷後開藥;家長可與醫師討論,了解藥物的作用(提升注意力)以及副作用(食慾減低、拉肚子等)。遵從醫囑,配合服藥,觀察並記錄孩子在用藥後的反應;在調整到適合孩子的劑量之前,務必與醫師持續溝通。

非藥物的治療則相當多元,坊間開設了各式各樣的專注力訓練課程;筆者認為,除了為孩子選擇課程,家長也需積極透過書籍、相關協會等,了解孩子注意力困難的特質,一起增進協助孩子的技能。更需要家長針對孩子弱項,找出優勢能力,創意發想改變外在環境及內在行為的補償策略,將有助於孩子穩定大腦發展,以下簡列幾種方法:

容易受環境干擾分心:結構化的作息與學習環境,盡量按表操課。家中陳設專屬學習座位,或向外尋求圖書館、自修室等空間;桌面僅擺放當下使用物品(筆1支、橡皮擦1個、作業本);調整教室座位,安排相對穩定、不易分心的同學坐於四周。

注意力持續度不足:工作依照難易度分段、分時完成。從相對簡單、擅長的作業開始,藉此累積成就感,才有動機持續。短暫的專注配合短暫休息(3-5分鐘),長時間專注搭配長時間休息(10-15分),漸進式延長專注時間。過程中,不妨聚焦在「強調、誇獎完成的部分」,務必先求有、再求好;為了品質而急著要求重寫,孩子不僅挫折,還會降低嘗試的意願。

忘東忘西:給予指令要簡短、明確,和孩子一起建立補償弱點的方法。提供口訣(作業、水壺、便當盒),協助存/取指令。提供視覺線索,表列圖文並茂的檢核卡,教導孩子運用清單確認個人物品。

結語

育兒及教養是生命的修煉場,很多時候讓人哭笑不得。注意力不足或許是挑戰,但並非人生的全部。相信每個家庭都能與孩子共同摸索,找出適合自己獨特模樣,累積克服人生挑戰的態度與能量!

臨床心理中心臨床心理師 陳嘉淳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