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報導

:::
「防疫期間,不要吹口哨」?~略談強迫症
內容下載:
 

「防疫期間,不要吹口哨!」

在更衣室換裝,心情輕鬆,正準備去游泳,冷不防被一旁的大叔這樣提醒。本以為只是開玩笑,卻見他口氣認真、臉色凝重,只好趕緊低頭閉嘴、尷尬微笑、快速離開、躲到水裡去了。

防疫期間,人人各自有一套清潔自保、安身安心之道,光光看洗手戴口罩的儀式:有人謹守口罩每日更換,乾洗手隨時備用、四處噴灑;有人則不過依照公眾規則勉強配合、連鼻頭都還露出來。而國家政策也可看到或鬆或緊的要求,「超前部署」成為口頭禪,一有風吹草動就令人膽戰心驚,深怕做得不夠,失足成恨。但是到底要超前多少,大家才能安全呢?

平常我們會笑稱某些朋友有「潔癖」:他們有些堅持固定的清潔習慣,對自我或對周圍的人要求完美;一般來說,他們情緒上會比較焦慮緊張,有時會因他們的習慣而花費時間精力、迴避某些活動、或需要周遭情境他人的配合。這些朋友不少人在這段防疫期間如魚得水,自詡先知,當然也有人變本加厲,疑信參半,恨不得更加嚴守銅牆鐵壁。

其實這類的行為其來有自,並非無中生有,我們在生物界中屢屢見到類似的行為:犬類在睡前的重覆圍繞轉圈踱步、靈長類長時間的自我或彼此的梳理、或是鳥類的各種儀式性覓食求偶行為。一般而言,這些行為都帶有求生的本能,具有保護自身或群體安全的功能,並非無的放矢。

人類在發展過程中,同樣也會在不同階段呈現各種堅持固執的行為,例如一、兩歲學步兒童對母親或照顧者黏著不放到難以理喻的分離焦慮,很明顯是為了求生、求安全;有些孩子對某些食物的堅決偏好或逃避,客觀上雖然有誤(明明很營養,對身體好),主觀上也是源於求生本能(味道奇怪陌生,可能有毒)。有些小學生學寫國字時,一筆一劃一絲不苟,擦拭改正甚至紙破,或是堅持一定要描準範本虛線、甚至手持小尺寫直線,當然也是廣義的(學校中的)求生之道。隨著認知及能力的與日俱增,人類成年之後就以清潔檢查自我及環境,期待減少疾病傷害死亡,構成「潔癖」行為習慣的核心意念了。

幾年前有一次的親眼觀察,印象非常深刻:到某餃子館用餐,不遠處的一桌來了位帶著一塑膠大袋的大嬸,自己獨自點了個火鍋,卻見她從袋中拿出一包衛生紙忙了起來:反覆擦拭桌椅杯盤碗筷,間歇不多時就拎著用過的衛生紙到洗手間一趟(耗時不少,但內情無法目睹),直到約莫半小時後,終於走到小菜櫥櫃端了兩盤,開始將小菜逐一挾入鍋中涮煮食用(其實是涼拌小黃瓜之類),用餐中仍然反覆抽取衛生紙擦拭各種用具、不斷進出洗手間(一大袋的衛生紙迅速消耗)……。猜她必是店裡常客,忍不住在結帳時偷偷詢問掌櫃:「她這樣要吃多久?」,「很久很久,有時候,打烊時還沒吃完。」

這些行為習慣,如果反覆固著的程度影響到日常生活功能,甚至構成自己或他人的身心困擾,我們在臨床上會將其歸為「強迫症」。強迫一詞指稱的是其「想停,停不了」的特性:有時「想個不停」,是「強迫性思考」(出門時,瓦斯有沒有關,門有沒有鎖?),有時「做個不停」,是「強迫性行為」(洗一次手,動輒10分鐘)。雖然這些狀況看來古怪,但是對於要求完美的當事人,常常總是(至少一開始)覺得合情合理,因為凡事都有萬一:如果真的漏檢查一次或漏洗一次,釀成大禍怎麼辦?一旦抱此心態,思慮行動有如滾雪球,反覆堅定的程度與日俱增。

這種「強迫」,也會在其他臨床狀況中出現:對於自己的身心狀況不斷懷疑就醫檢查的「慮病症」;紙片人骨瘦如柴甚至瀕死,卻永遠覺得自己身材肥胖的「厭食症」;老是覺得外觀有異而不斷要求整型醫師的「身體臆形症」。至於在日常生活中對於自己或他人過多的完美要求,雖不見得到達疾病診斷,但是其造成人我的焦慮壓力挫折,更是隨處可見(想想我們周圍的主管、家長、老師……)。

已經達到臨床需求的症狀,往往需要精神心理專業給予協助,包括心理治療及藥物治療。但是隨處可見的過度要求完美,則不妨在日常生活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來處理。適度:不要鑽牛角尖,不要無限上綱,量力而為,不要花費過度的精神金錢時間;同理:體會他人的觀點態度,比較修正自己的堅持,容許個別的差異;信任:不限囿於自己需全盤掌控,接納他人的善意與回應。

其實這次臺灣的防疫經驗,正是解套「強迫」的典範:根據既有的資訊,適度安排策略及行動,不過分焦慮、浪擲資源,體諒社會各層面的反應,斟酌調整回應,信任分工專業及全體民眾的配合執行。幾個月來每天的防疫記者會,也是很棒的心理衛生體驗課程呢!


精神醫學部兒童心理衛生中心主治醫師 蔡文哲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