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傷害是兒童夏日活動時出現的急症,輕微的熱傷害可能導致昏厥、疲勞、肌肉痙攣,而嚴重的熱傷害(中暑)則可能造成休克、肝、腎功能受損、腦病變、甚至死亡。家長和兒童的照顧者都應該認識容易造成熱傷害的原因,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萬一發生熱傷害,則要早期發現,早期送醫,以避免嚴重的傷害發生。 熱傷害的原因 人體的新陳代謝和運動都會產生大量的熱,身體的調節機制透過皮膚排汗等作用將熱散發到環境中以維持體溫的恆定。當身體產生過量的熱或者身體散熱的能力下降,導致體溫持續上升而影響正常的生理功能,就會產生熱傷害。 產生熱傷害的危險因子 熱傷害的的發生,通常是結合以下幾個因素加成的結果。
熱傷害的症狀
如何區分中暑和發燒 發燒通常是由於身體對抗外來感染的免疫反應,使得身體設定的目標體溫升高。發燒通常會伴隨其他感染相關症狀(咳嗽、喉嚨痛、流鼻水、腸胃不適、解尿疼痛等),高燒之前可能會有全身發冷或發抖的感覺,發燒的體溫很少會超過41℃。若沒有這些症狀,且曾經暴露於溼熱的環境或高強度的運動,或者體溫超過41℃,都應該懷疑有中暑的可能。
嬰兒和兒童預防建議
若出現熱傷害症狀時應如何處置
參考資料: Jardine D. S. (2007). Heat illness and heat stroke. Pediatrics in review, 28(7), 249–258. doi:10.1542/pir.28-7-24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