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青春期,是家長頭痛的另一個開始。因為青少年總是善變矛盾又難以捉模,有時候搞神秘、搞自閉,有時候又積極在社群網站尋求曝光度,情緒大起大落,親子關係突然變得疏遠而且衝突不斷…..讀到這裡,頭還真的痛了起來。不過,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想要跟青少年相處得更好,家長需要先試著了解這段期間,青少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青少年的大腦生理變化 青少年大腦的各個區域以不同步的速度在發展,其中語言、記憶和抽象思考等認知功能有長足的進步,這使得青少年能言善道、腦袋靈活,知識的累積和吸收也相當快速;另外,社會認知訊息的處理能力也有明顯進步,包括:描述情緒、理解臉部表情訊息,以及觀點轉換的能力,因此青少年比過往明顯成熟許多。不過,家長一定很疑惑,為什麼青少年看似成熟,但經常又沉不住氣、容易爆走,甚至作出一些看似愚蠢、不經大腦的決策。 原因就是,青少年在情緒感受、尋求酬賞滿足的大腦邊緣系統(amygdala)已經趨近成熟,因此這個年紀的孩子常顯得多愁善感、情緒變化快,立即的酬賞和獎勵對他們有著無法抵擋的吸引力;相較之下,涉及與衝動控制和情緒管理的大腦前額葉(prefrontal lobe)一直要到20幾歲才逐漸成熟。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青少年有很多滿足好奇心、衝動嘗鮮、從事冒險的行為,也比較容易沉迷於3C產品,卻還不一定有衡量事情輕重緩急的能力,也不太會踩煞車。 不過,WHO特別強調,青少年「衝衝衝」的行為屬於常態,因為此階段的大腦特殊性也讓青少年更有學習動機、有創意、更能適應環境變化,以及更具有目標導向的學習。 青少年的心理社會變化 在家長眼裡,學業成績是孩子最重要的事情;但是對於青少年而言,需要探索和看重的方向比學業成績多得太多了,包括:我是誰、我的興趣、我是不是有能力、我值不值得被愛、同儕和師長怎麼看我、我未來想要成為怎樣的人…等。青少年早期更容易被同儕壓力影響,會擔心自己變成邊緣人,擔心自己的外表和打扮不夠潮、擔心自己的選擇跟別人不一樣。而青少年晚期開始形成比較明確的自我認同,有比較穩固的價值觀和對於自己的期許,因此比較能抗拒同儕壓力,更勇於作獨特的自己,朋友圈逐漸縮小到知心朋友,並開始探索親密關係。 對於青少年有初步的認知後,家長面對孩子的脫稿演出或是不按牌理出牌的行為,可以更理性地思考,該行為不一定是挑釁或是惡意,而是這個年齡層特有的行為模式。以下也提供家長與青少年溝通的原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