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專欄

:::
認識你的青春期孩子及相處之道
內容下載:
 

孩子進入青春期,是家長頭痛的另一個開始。因為青少年總是善變矛盾又難以捉模,有時候搞神秘、搞自閉,有時候又積極在社群網站尋求曝光度,情緒大起大落,親子關係突然變得疏遠而且衝突不斷…..讀到這裡,頭還真的痛了起來。不過,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想要跟青少年相處得更好,家長需要先試著了解這段期間,青少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青少年的大腦生理變化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青少年(adolescent)的年齡層被界定在10到19歲,也就是人生的第二個10年。過去多認為嬰幼兒時期是大腦發展最重要的黃金時期,不過,近年來的腦神經科學研究發現,青少年的大腦仍然相當活躍地發展,是大腦的「第二個關鍵期」。

青少年大腦的各個區域以不同步的速度在發展,其中語言、記憶和抽象思考等認知功能有長足的進步,這使得青少年能言善道、腦袋靈活,知識的累積和吸收也相當快速;另外,社會認知訊息的處理能力也有明顯進步,包括:描述情緒、理解臉部表情訊息,以及觀點轉換的能力,因此青少年比過往明顯成熟許多。不過,家長一定很疑惑,為什麼青少年看似成熟,但經常又沉不住氣、容易爆走,甚至作出一些看似愚蠢、不經大腦的決策。

原因就是,青少年在情緒感受、尋求酬賞滿足的大腦邊緣系統(amygdala)已經趨近成熟,因此這個年紀的孩子常顯得多愁善感、情緒變化快,立即的酬賞和獎勵對他們有著無法抵擋的吸引力;相較之下,涉及與衝動控制和情緒管理的大腦前額葉(prefrontal lobe)一直要到20幾歲才逐漸成熟。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青少年有很多滿足好奇心、衝動嘗鮮、從事冒險的行為,也比較容易沉迷於3C產品,卻還不一定有衡量事情輕重緩急的能力,也不太會踩煞車。

不過,WHO特別強調,青少年「衝衝衝」的行為屬於常態,因為此階段的大腦特殊性也讓青少年更有學習動機、有創意、更能適應環境變化,以及更具有目標導向的學習。

青少年的心理社會變化
青少年在心理發展上開始尋求更多的自主性和自我認同。自主性是指,他們會逐漸踏出家庭,開始向外探索和建立外界的人際關係,最終為成年期的獨立和伴侶關係作好準備。自我認同指的是透過探索去了解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進一步形成自我概念和自我價值。

在家長眼裡,學業成績是孩子最重要的事情;但是對於青少年而言,需要探索和看重的方向比學業成績多得太多了,包括:我是誰、我的興趣、我是不是有能力、我值不值得被愛、同儕和師長怎麼看我、我未來想要成為怎樣的人…等。青少年早期更容易被同儕壓力影響,會擔心自己變成邊緣人,擔心自己的外表和打扮不夠潮、擔心自己的選擇跟別人不一樣。而青少年晚期開始形成比較明確的自我認同,有比較穩固的價值觀和對於自己的期許,因此比較能抗拒同儕壓力,更勇於作獨特的自己,朋友圈逐漸縮小到知心朋友,並開始探索親密關係。

對於青少年有初步的認知後,家長面對孩子的脫稿演出或是不按牌理出牌的行為,可以更理性地思考,該行為不一定是挑釁或是惡意,而是這個年齡層特有的行為模式。以下也提供家長與青少年溝通的原則。

  1. 愛的存款要足夠:青少年時期毫無意外地考驗著更早期親子之間「愛的存款」是否夠多,如果早期的「存款」夠多,意味著親子間的信任和安全感足夠,縱使有衝突和摩擦,仍相信彼此願意修復和化解。
  2. 設身處地:也鼓勵家長多回憶自己身為青少年的歲月,如果還留著日記就翻出來看,或是約學生時期的朋友一起回憶當年的年少輕狂、閨蜜/兄弟鬩牆,或是挑戰權威而引發的師生和親子衝突。有時候我們已經太習慣當個大人,卻忘記當年自己是怎麼走過那段跌跌撞撞、困惑探索的歲月。
  3. . 接納不同,更新你的大腦軟體:現代社會變遷快速,以前是十年一代溝,現在縮短為三年一代溝,孩子的語言文化、溝通方式、娛樂活動、興趣,甚至交友管道、網路使用習慣都截然不同。家長保持開放尊重的心態,願意了解孩子的世界觀,才更能理解青少年的思考脈絡和行為選擇。
  4. 多當教練,少當爸媽:關係是互相的,當家長更信任孩子,尊重他們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決策時能聆聽孩子的意見,順著孩子的邏輯脈絡提出問題和分析利弊,而非直接替他們做決定。這個過程會讓青少年感到被相信和尊重,也更能學習到問題解決的方法。臨床上常聽到家長抱怨,就算問青少年意見,他也只是說「不知道」、「隨便」,即使放手讓他去試,結果又不盡人意。學習決策是一個過程,絕非一蹴可幾,如果孩子過往很少被充分授權、沒有分析判斷的經驗,怎麼期待他很快做出明智的決定?即使事情的結果並不完美,家長若能秉持著從失敗中學習、修正的態度,也會讓青少年感受到被信任,並且更願意負起責任。
  5. 尊重隱私和界線,保持安全距離:青少年會開始有自己的心事和秘密,那些不透明是他們覺得安心的方式。家長可以從日常生活中表達尊重孩子的隱私,包括:先敲門才進孩子的房間,不隨便批評他的朋友,不查看孩子的手機和書包,如果零用錢的使用尚在預算內,不一定要限制他消費的方式和項目(當然,家長可以跟孩子討論養成記帳習慣和儲蓄的利弊)。
  6. 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青少年的發言有時犀利傷人,語不驚人死不休,當家長發現自己對於孩子的表達有情緒時,先別急著指責或是批評,盡量不動聲色、先聽懂孩子藏在話語背後的感受和意圖,靜下心來聽,也許你會聽到的是生氣、委屈或是挫折等情緒,而不只是表面惡意的文字。待孩子情緒比較穩定後,家長可試著回饋你聽到孩子的情緒和行為之間的連結;甚至你不急著說什麼、只是聆聽,事後透過字條或line等文字訊息,或是小故事大啟示,再傳遞給孩子。
  7. 隨時自我覺察:家長能敏感地覺察自己和孩子的情緒狀態,就有機會調整更合宜的溝通模式和找到溝通時機。舉例來說,如果青少年剛放學回家就一臉臭臉,或是面臨考試的壓力較大,都不是好的溝通時機;同理,當家長自己最近的職場壓力太大,或是夫妻間關係緊繃和感覺到不被支持時,更容易因為生活瑣事而去責備孩子,反而引發不必要的親子衝突。因此,家長能照顧和調適好自己的身心狀態,更有助於親子間的良好關係。

臨床心理中心臨床心理師 林其瑾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