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大花絮

:::

善終的選擇
內容下載:
 

病人是一位87歲的婆婆,來到急診時已經有癌症轉移的情形,近年疑似罹患失智症但並未確診,兒子表示老人家就「番番」而已,沒有什麼大問題。由於婆婆的癌症已屬末期,醫師很自然地在與兒子討論後續治療時,提到了安寧緩和醫療照護。兒子當下默不作聲,醫師認為他可能需要想一想或和家人討論,所以第一次的醫病溝通就先暫告一段落。

次日,病人的女兒出現並指責醫師態度消極,放著老人家病痛不管,說什麼安寧,其實就是讓病人死掉的意思,女兒表示如果不救就要告醫師,這時兒子在旁頻頻點頭。醫師看到病人子女的反應,雖然錯愕,但也耐住性子解釋婆婆的病情,以及說明什麼是緩和醫療,同時也告知手術雖然可能解決腹腔的問題,但對婆婆的幫助有限,主要是因為癌症已進展至末期,病人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甚至可能死在手術台上。病人的子女不發一言,醫師主動詢問是否還有什麼需要說明的部分,這時女兒開始啜泣不已,問醫師有沒有什麼方法救媽媽,她不想眼睜睜什麼都不做,只是看著媽媽死掉。

以上場景在醫院裡並非罕見,醫院常被想像成是與疾病作戰的戰場,在戰場上若不積極投予武器,彷彿意味著投降,殊不知有時候「武器」在短期內讓病況得到改善,但對病人未來的生活品質並無長遠的幫助,只是徒增病人的痛苦,甚至引起身體的損壞、變形,帶給家屬難以磨滅的身心創傷,質疑當時對治療的抉擇。緩和醫療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我們了解病人承受的苦痛,並且承諾以更同理的陪伴、更溫暖的支持去緩解苦痛,幫助病人度過生命最後階段。

有些案例則讓我思索我們是如何看待醫學與死亡,例如98歲的病人一早被發現在病床上已無氣息,家屬質疑夜間照護有疏失,病人才會死掉,其實那位病人已經多次反覆住院,此次因處理肺炎問題已住院2週。有時難免疑惑是不是大家對醫療有太多想像與過分期待,以致於認為醫療技術的發展已可克服生老病死的人生常軌?

走筆至此,也讓我想起一個朋友分享的親身經歷。她了解什麼叫做末期,也自忖能從容面對死亡,可當至親不再吐氣時,她仍慌張地按了緊急鈴,當醫護人員趕到後確認是否要急救時,她不顧先前簽署過的DNR(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同意書),直點頭要求急救。事後她分享在那一刻感覺自己好孤單、好脆弱,才知道原來面對死亡是沒有所謂準備好的時候。也許,是那個沒有準備好的脆弱時刻讓人們寄望於醫療的拯救。雖然醫療的進步確實很振奮人心,然而當病人被診斷為末期時,我們所需要的恐怕不再是醫療技術,而是彼此的理解、支持與慈悲關懷。

當我們願意承認人生是向死的過程時,所需具備的可能是順勢而為的勇氣,只不過判斷人為的努力何時是盡頭,是一種難得的智慧,而這個智慧的選擇,或許需要透過醫病之間的溝通,讓每個人做下自己的預立醫療決定,方能讓身在其中的醫療人員以及病人家屬都更坦然、無悔吧。


 

社會工作室社會工作師 宋賢儀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