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別企劃

:::
糖尿病之新分類
內容下載:
 

佳穎是一位24歲粉領族,花信之年的健康檢查中意外發現尿糖數值過高,進一步抽血確診為糖尿病,當時沒有出現高血糖相關症狀或酮酸中毒,這對正要展翅高飛的她不啻是一大打擊。雖然發病年齡年輕、體重與BMI(Body Mass Index, 身體質量指數)正常,因她的胰島自體免疫抗體呈現陰性且沒有發生酮酸中毒,初始被歸類為第二型糖尿病。於是她開始接受口服降血糖藥物治療,遵循營養師建議進行積極的飲食控制與運動。即使她努力地改變生活型態並配合醫師治療,糖化血色素這四年來卻一直居高不下(12-14%),讓她非常的沮喪。這次她接受升糖素刺激試驗,發現血清C-peptide基礎與打藥後的數值都非常低,表示胰島素分泌極度不足。因此醫師改變治療策略,她開始接受胰島素注射治療,糖化血色素也逐漸下降(7.8-9%),久未出現的笑容重新回到她的臉上。佳穎說雖然血糖控制尚未達標,至少看到一線曙光了。

糖尿病是全球成長最快的疾病,罹患糖尿病者發生心臟病、中風、失明、腎衰竭,甚至截肢的風險增加,對人類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傳統上將糖尿病分類為第一型、第二型、妊娠糖尿病與其他原因引起的特定類型糖尿病(如:單基因糖尿病綜合症、外分泌胰腺疾病、藥物或化學誘導的糖尿病)。第一型糖尿病是免疫系統疾病,因胰島細胞遭到攻擊、破壞導致胰臟無法分泌足夠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此型患者占約10%,通常在兒童時期發病確診,約1/3曾發生糖尿病酮酸中毒。第二型糖尿病則與胰島素阻抗有關,通常在成年後發病,可能和不健康的生活型態與肥胖相關。

然而,現有的糖尿病分類與治療策略,無法有效阻止疾病進展與慢性病發症的發展,主要是因糖尿病的病因相當複雜且異質性很大,尤其是第二型糖尿病,其臨床表現和疾病進展有很大的差異,目前的分類無法預測哪些患者需要加強治療。唯有將糖尿病做精確的診斷與分類,辨識出高風險的個體,才能為個別化治療方案提供強而有力的工具。

因此,瑞典與芬蘭科學家針對近15,000名成年糖尿病患者進行研究,透過六個參數,包括:胰島自體免疫抗體(GADA)、糖尿病診斷年齡、身體質量指數(BMI)、胰島素分泌參數、胰島素阻抗參數、以及糖化血色素進行分類。報告指出糖尿病不應只被歸類為兩個主要類型,藉由此分析可以明確地分為五種具有不同病生理和遺傳特徵的類型,包括三類嚴重與兩類輕度疾病模式。

第一類為「嚴重自體免疫型」,占約6-15%,與傳統的第一型糖尿病大致相同,特徵是自體免疫系統疾病導致胰島素分泌缺乏,自體免疫抗體呈現陽性,發病年齡年輕。

第二類為「嚴重胰島素不足型」,約9-20%,特徵是胰島素分泌功能不良,但病因不是免疫系統疾病,因此自體免疫抗體呈陰性,此類患者相對年輕、體重正常,最重要的是他們視網膜病變與失明的風險較高。這類病患是新分類法的最大受益族群,過去他們常被歸類為第二型糖尿病,但他們是因胰島細胞功能不足、非肥胖或胰島素阻抗而罹病,因此他們的治療方式應該較接近傳統第一型糖尿病患者而非第二型。

以上兩類患者在診斷時發生糖尿病酮酸中毒的比例,以及治療中的糖化血色素平均數值,皆明顯高於其他類型。

第三類為「嚴重胰島素阻抗型」,占約11-17%,此型患者較肥胖,胰臟雖然可以製造胰島素但是身體對胰島素的反應很差,顯示胰島素阻抗。這類患者罹患腎臟疾病與腎衰竭的風險最高,因此要考慮提高篩檢頻率與加強治療。

第四類為「輕度肥胖相關型」,主要發生在極度肥胖者上,但他們的新陳代謝遠比第三類患者接近正常,占約18-23%。

第五類為「輕度年齡相關型」,發病年齡較其他類型年長,在老年人中最常見,也是現在高齡化社會最常見的類型,占約39-47%。

然而,這個研究主要來自北歐的糖尿病患者,是否可以延伸至其他族群與人種,以及是否適用於臺灣的糖尿病患者則有待進一步研究。

回顧佳穎的病史,她比較接近第二型「嚴重胰島素不足型」糖尿病,因此,針對她的血糖治療策略上,傳統第一型糖尿病的胰島素治療可能比較合適,另外,此類型罹患視網膜病變的風險較高,因此佳穎未來除了需要好好控制血糖,也許需要積極追蹤與篩檢視網膜狀況。

瑞典與芬蘭的這個研究可能會改變對傳統第二型糖尿病的看法,將糖尿病推向更具臨床意義的診斷,有助於我們在併發症發生之前預測、及早積極治療、以及量身制定治療方法,可說是邁向糖尿病精準醫學與個別化治療的第一步。

內科部代謝內分泌科主治醫師 吳婉禎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