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健園地

:::
常見用藥Q&A
內容下載:
 
問題: 我沒有胃痛,為什麼醫師要開胃藥給我?是不是因為其他藥物會傷胃?是不是藥物都要搭配胃藥服用?

回覆:

您是否常聽到「吃藥會傷胃,所以要搭配胃藥一起吃」這樣的說法呢?是不是所有的藥物都會傷胃呢?答案其實是否定的,較常見易傷胃的藥物有阿斯匹林、類固醇、非類固醇消炎藥等。

  • 阿斯匹林(Aspirin)與非類固醇消炎藥(Non-steroid anti-inflammation drugs, NSAIDs):這類藥物本身是酸性,會降低胃中pH值,使胃液變得更酸,同時也會抑制具保護作用的胃黏膜分泌,進而造成胃部傷害;而阿斯匹林同時會不可逆的抑制血小板活性,增加腸胃道出血風險。
  • 類固醇(Steroids):這類藥物也會抑制胃黏膜的分泌,減少胃壁自我保護的功能。若同時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則發生腸胃道不適副作用的風險約是單用非類固醇消炎藥的兩倍。

預防上述藥物造成的腸胃道副作用,除了使用胃藥外,也可以隨食物吞服,減少藥物本身的刺激性。到這裡,我們已經知道,並不是所有藥物都會傷胃,因此不是每種藥品都需要搭配胃藥服用!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胃藥」。胃藥其實可以再細分成不同種類:有直接利用酸鹼中和原理的制酸劑、抑制胃酸分泌的第二型組織胺阻斷劑(H2 blockers)和氫離子幫浦抑制劑(proton pump inhibitors, PPIs)、在胃壁形成保護層的胃乳、以及具胃部保護作用的前列腺素類似物misoprostol。這些藥物透過增加胃液的pH值(使胃液變得不那麼酸),或形成屏障隔開胃酸來達到保護胃部的目的。

然而這些胃藥並不是只有好處,也可能會有一些副作用以及藥物交互作用。例如:制酸劑、第二型組織胺阻斷劑和氫離子幫浦抑制劑這幾類會影響胃中酸鹼值的藥物,由於使胃液變鹼,可能影響腸溶劑型藥物的吸收,造成原本應該在腸道被釋放的藥物提早釋出;而制酸劑中含有的金屬元素,也會和部分藥品螯合,如fluoroquinolones類、四環黴素類抗生素,使抗生素失去療效。胃中酸性環境也能提供殺菌的功能,長期抑制胃酸,會使胃部抑菌能力下降,增加腸胃道感染風險。所以要記得,胃藥也是藥物而非保健食品,真正需要的時候當然應該使用,而沒有使用的理由時,也不應該濫用! 

 

 

藥劑部藥師 徐嘉駿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