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健園地

:::
【檢驗小百科】我有肝癌嗎?會不會復發呢? 肝癌腫瘤指標─PIVKA-II
內容下載:
 

近年來在臺灣肝癌常高居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二順位,約每十萬人即有37.5人因此逝世。常見的肝癌種類可分為肝細胞癌、膽管癌、發生於肝臟血管的血管肉瘤及肝母細胞瘤等,其中肝細胞癌約占成人肝癌的85%,為最常見的肝癌類型。在肝細胞癌的早期診斷,除了利用超音波檢查外,血液中的腫瘤標記亦是輔助診斷的工具之一。

現今較普遍用於肝細胞癌篩檢的腫瘤標記為甲型胎兒蛋白(α-fetoprotein;英文簡稱AFP)。但除了肝癌外,懷孕、急性肝炎恢復期、腸胃道腫瘤或是胚胎性瘤亦會導致AFP的上升;且約有30%肝細胞癌的患者,其血中AFP濃度正常或是僅有些微上升。若在抽血檢測的部分只使用AFP進行早期診斷,仍有不足之處。因此,肝細胞癌的另一個腫瘤指標-異常凝血酶原(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s-II,英文簡稱PIVKA-II)也愈來愈常被應用於臨床檢測。

PIVKA-II於1984年首次被報導在肝細胞癌的患者血液中會有顯著的上升,且研究顯示其對於肝細胞癌的特異性優於AFP。PIVKA-II為異常的凝血因子,通常在缺乏維生素K或是服用某些抗血栓治療藥物時,才有可能使其濃度增加。在正常的肝細胞中,維生素K可協助凝血酶原的前驅物質轉變為正常的凝血酶原,在肝癌細胞中,可能因維生素K生成的相關機制受損,導致維生素K缺乏並使PIVKA-II持續累積。

(圖片由作者提供)

一般健康人的血液中,PIVKA-II的數值約為10-31 mAU/mL,若超出31 mAU/mL以上則表示具有罹患肝細胞癌或是肝硬化的潛在風險;大於40 mAU/mL者,肝細胞癌的正確診斷率可達71.63%。另有研究顯示,血液中PIVKA-II的濃度會與肝臟腫瘤大小呈正比,因此其亦可用於監測肝細胞癌的治療效果。外科手術治療後,若是術後持續維持低濃度的患者,其肝細胞癌的復發的機率相對較低;復發時,PIVKA-II會逐漸上升。在人體內,PIVKA-II與AFP兩者為互相獨立,彼此之間不因另一方的的生成增高或降低,因此於臨床診斷上具有互補性,聯合兩者檢測除了可有效提升肝細胞癌的早期診斷率,也可應用於預測術後6個月內肝細胞癌的復發率。

前文有提到血中PIVKA-II的生成與維生素K有關,所以在抽血檢測前應避免服用維生素K或與維生素K拮抗之抗凝血藥物(例如:華法林, Warfarin),否則會導致檢驗結果出現偏差。對於PIVKA-II及AFP等腫瘤標記,其價值在於輔助肝細胞癌的診斷或是預測監控治療效果,血液中濃度正常或升高無法絕對性代表罹患癌症,正確的診斷仍需配合超音波或電腦斷層等影像醫學的檢查。此外,是B、C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硬化或是有長期酗酒習慣者等皆為罹患肝細胞癌之高危險群,若能配合醫師定期檢測,可在發現病灶的第一時間進行治療,提升肝癌的治癒率喔!

檢驗醫學部醫事檢驗師 王梅安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