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健園地

:::
【檢驗小百科】檢驗問題知多少
內容下載:
 

檢體收集(尿液、糞便、痰液……)問題

  1. Q:如何取中段尿?
    A:解尿時先將一開始(前段)的尿排掉少許,再用尿杯接取中段的尿,後段的尿排掉不用留。
  2. Q:驗尿遇到生理期該怎麼辦?
    A:請於生理期結束三天後再留尿。
  3. Q:為什麼有些尿可以用尿杯(塑膠杯)裝,有些不可以?
    A:尿液檢體的收集方式會因為檢驗項目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尿液檢查可以用尿杯收集後再裝入尿管,但是如果要進行尿液細菌培養就不行,因為尿杯並非無菌容器,所以請直接將尿液排入發放的無菌容器中。
  4. Q:尿液檢體如果沒辦法及時送檢要怎麼辦?
    A:若無法及時送檢請冷藏保存。
  5. Q:二十四小時尿液檢驗應如何留尿?
    A:建議於早上八點開始,不論有無尿意都先上廁所排光膀胱尿液,接下來到第二日早上八點前的每次尿液都必須收集,收集的尿液裝入集尿袋,放置冰箱冷藏保存。第二日取出集尿袋,將尿袋的尿液搖晃均勻,若容器為無菌罐,請將尿液裝入約8分滿(約40c.c.),若容器為圓底尿管,請將尿液裝入約8分滿(約5c.c.),取出10c.c.裝入尿管,並標示總尿量於標籤上,盡快送至本院檢驗。

  6. Q:糞便檢驗要如何收集糞便?
    A:旋開糞便容器上蓋,以附在蓋上的塑膠棒挖取花生米大小的糞便放入容器中,旋緊蓋子,採集完成應盡速送至本院檢驗。若有便祕出血、血尿,或處於月經經期,不宜接受糞便潛血檢驗。
    (1) 化學法糞便潛血反應檢查:旋開糞便容器(T型糞便管)上蓋,以附在蓋上的塑膠棒挖取花生米大小的糞便放入容器中,旋緊蓋子,採集完成應盡速送至本院檢驗。
    (2) 免疫法糞便潛血反應檢查:其採檢容器為Stool OB (EIA)專用採便管,採檢方式為使用蓋子上附的採便棒於糞便不同處刮取,將採便棒前端溝槽覆蓋糞便即可。

    (參考資料:臺大檢醫部臨床檢驗手冊http://www.ntuh.gov.tw/labmed/檢驗目錄/DocLib/免疫法糞便採集方法.aspx)

  7. Q:痰液檢驗要如何收集痰液?
    A:建議收集早上起床後的第一口痰,先以清水漱口,用力咳出肺部深處痰液至採集管中,採集罐中切勿吐口水。

抽血問題

  1. Q:一次抽這麼多血會不會怎麼樣?
    A:一個體重65公斤的人身上約有5公升的血液,每次門診抽血的血量不多(1~20c.c.),所以在正常情形下皆可以在短時間恢復至原本的狀態,並不會造成嚴重缺血或其他傷害。
  2. Q:為什麼要抽這麼多管血?
    A:每一種採血管因為添加物不同,適用的檢驗項目也會有所不同,抽血人員皆是依照醫師開的檢驗項目選擇適當的採血管來抽血,如果醫師開立的檢驗項目較多,採血管的數目也會比較多。
  3. Q:每次都抽同一條血管會不會怎麼樣?
    A:抽血人員會盡量避免當天已抽過但尚未復原的血管下針,若已經過一段時間,原則上是沒有影響。
  4. Q:抽完血後的傷口要怎麼辦?可以揉嗎?
    A:請於抽完血後壓著傷口上的棉球至少10分鐘,按壓時不要揉,以免造成瘀青。加壓傷口時請將手臂伸直,盡量不要彎曲手臂加壓。
  5. Q:抽血的傷口腫起來應該怎麼辦?
    A:傷口72小時內可以冰敷幫助血管收縮止血,72小時後可以熱敷化瘀,避免用力推揉傷口。
  6. Q:為什麼抽完血後會瘀青?
    A:抽完血後傷口沒有及時加壓、壓迫時間不足或加壓位置不正確皆會造成瘀青,請於抽完血後壓著傷口上的棉球至少10分鐘,確實加壓止血。
  7. Q:抽出來的血顏色這麼深,是不是有問題?
    A:一般抽血檢查所採集的是靜脈血,靜脈血含氧量較低,和動脈血相比顏色較深,肉眼所見的顏色深不一定代表有特殊疾病,必須等檢驗結果出來才能加以判斷。
  8. Q:對酒精過敏需要事先告知抽血人員嗎?
    A:採血時,會使用酒精棉片消毒。若對酒精過敏者,請事先告知醫檢師改用優碘棉片消毒。
  9. Q:曾有暈針情形發生該如何避免?
    A:請先告知醫檢師曾發生過暈針,抽血時切勿緊張,聽從抽血人員指示。若抽血中頭暈、盜汗、不舒服,請立即告知抽血人員。
  10. Q:檢驗單遺失或忘記帶怎麼辦?
    A:可持健保卡或身分證至登記處辦理。
  11. Q:檢驗單過期還可以抽血嗎?
    A:不可以,若檢驗單過期需至門診請醫師重新開立。

飲食與服藥限制

抽血檢驗相關之飲食、服藥限制

  1. Q:抽血需要空腹嗎?可以喝水嗎?
    A:若檢驗項目為飯前血糖(Glucose AC)、三酸甘油酯(Triglyceride),則必須空腹至少8小時,其他項目例如:血紅素結合蛋白(haptoglobin)、葉酸(folic acid)、alpha 1胰蛋白酶抑制酶定量檢驗(Alpha-1-antitrypsin)時,則建議空腹抽血最佳。除非醫囑有特別交代,否則一般抽血檢驗都可以飲用適量白開水,但勿喝含糖或酒精飲料。
  2. Q:為什麼有些檢驗項目需要空腹(fasting)抽血?
    A:檢驗項目會隨著食物的攝取而有所波動,而造成暫時性增加或減少,影響結果判讀。
  3. Q:如何計算飯後血糖(Glucose PC)的時間?
    A:吃下第一口食物開始計時兩小時,在時間到前十分鐘於登記處報到,抽血時間在兩小時前後十分鐘內皆是允許的。
  4. Q:抽血前可以吃藥嗎?
    A:飯前血糖檢驗請勿服用血糖藥物,其餘藥物請遵照醫師指示服用,若有服藥疑問請詢問醫師。
  5. Q:飯後抽血可以服用血糖藥嗎?
    A:可服用降血糖藥,並請遵照醫師指示服藥。
  6. Q:打顯影劑後可以抽血嗎?
    A:因為顯影劑可能會影響部分檢驗結果,90%顯影劑可以在24小時之內由人體自行代謝,若剛施打完顯影劑建議至少隔一天後再來抽血。
  7. Q:空腹時間過長血糖低、頭暈可以先抽血嗎?
    A:空腹時間需八小時,病患應選擇適宜的時間空腹,如早上八點要抽血,應由晚上十二點開始禁食。若有頭暈情況發生,請告知現場醫事人員,於躺椅上抽血。

糞便、尿液檢驗相關之飲食限制

  1. Q:驗尿需要空腹嗎?
    A:一般尿液檢查不需空腹,但某些特殊項目例如兒茶酚胺(24小時尿) (Catecholamines)在採檢前三天不可食用巧克力、香蕉、柑橘類水果、咖啡、阿斯匹靈以免影響檢驗結果。
  2. Q:糞便檢查有飲食限制嗎?
    A:化學法檢驗糞便潛血檢查是否出血,須在留糞便檢體前三天禁食紅肉、含動物血之食品(例如:豬血)、內臟、維他命C、蘿蔔、鐵劑、阿斯匹靈,以免影響檢驗結果。

血庫問題

  1. Q:我可以捐血給我的家人使用嗎?
    A:不鼓勵親屬間之捐血,有可能引起嚴重之移植體抗宿主反應(graft-versus-host disease),有非常高之死亡率。

  2. Q:我可以到臺大醫院捐血嗎?
    A:臺大醫院僅提供自體捐血或指定捐血等醫療服務,請熱心的健康民眾就近到捐血中心各捐血處捐血。
  3. Q:什麼是亞孟買血型?
    A:當檢驗血型時,發現血球型表現和血清型表現矛盾時,須先排除病人疾病、年齡及冷型抗體干擾、操作上的錯誤等因素;可以往亞型和亞孟買、孟買等血型去思考病人之正確血型。可依血球上是否有H抗原的存在,來決定是要往亞型或亞孟買血型的方向做鑑定,若紅血球上缺乏H抗原,即可能此血型為孟買或亞孟買血型。
  4. Q:蠶豆症可以捐血嗎?
    A:血液基金會考量由蠶豆症捐血人所捐之血液(紅血球類),如輸給小孩,且又剛好服用磺胺類藥物或某些會引起溶血的抗生素時,將會造成病人的重大影響。建議可以捐「分離術血小板」或「分離術血漿」。〈轉載自捐血中心〉
  5. Q:新聞報導某災區現場有大量傷病患需要輸血,我可以馬上去醫院或當地現場捐血救援嗎?
    A:由於血液有保存期限,民眾瞬間湧入的血量恐一時難以消化,請民眾勿急於一時捐血,按照自己的捐血間隔,定期定量的捐血,維持血液庫存量平衡,分散血源以協助更多傷病患。
  6. Q:我的網路社群軟體收到一訊息:「臺大醫院有病患急需AB型RH陰性的血型,請幫忙轉傳」。請問是否真的需要幫忙轉傳嗎?
    A:可能因為部分家屬過於擔心,會想辦法在網路社群軟體上張貼需要幫忙的訊息,事實上本院若有缺血,會直接向捐血中心或其他醫院調度。
  7. Q:請問幹細胞捐贈的風險?
    A:幹細胞捐贈本質上是風險很低的,不過也不是毫無風險。根據國際之統計,幹細胞捐贈者會出現危及生命之嚴重副作用的機率約一萬分之一,全體醫療人員會盡全力降低副作用發生率。
  8. Q:周邊血液幹細胞捐贈者移植前之準備?
    A:選用周邊血液幹細胞者,需於移植前先至本院血庫檢視周邊血管,若血管太細者,需於捐贈前一日住院,於腹股溝處打上一條雙管路之血液收集導管(雙腔導管),若血管夠粗或恰當者,即不需住院,直接使用雙手的血管即可捐贈。
  9. Q:請問捐贈者進行周邊血液幹細胞收集前可能會出現哪些症狀?
    A:由於捐贈者需連續注射五天的白血球生長激素(G-CSF),而施打G-CSF後因刺激白血球上升,所以有些人會發生骨頭肌肉痠痛、頭痛、或輕微發燒,可依醫囑服用止痛藥。
  10. Q:我在臺大醫院門診輸血中心申請輸血時,護理師發給我一張抗體卡,請問這是什麼?
    A:此張小卡片是「臺大醫院血庫輸血抗體紀錄卡」。因為病患曾經在申請輸血時鑑定出不規則抗體,因此本院血庫提供此張小卡片,協助病友記錄已產生的輸血抗體。請於住院時或到外院申請輸血時出示給醫護人員,以保障病友輸血安全。
  11. Q:為什麼小於四個月新生兒備血需要註明父母的口述血型?
    A:因小於四個月嬰兒不會產生A或B血型醣類的抗體,又為避免來自母體的抗體,造成血球血型和血清型血型檢驗的結果不相符。臨床端除提供嬰兒檢體外,另可提供嬰兒父親及母親之口述血型及是否在外院輸過血之紀錄,來作嬰兒血型參考。

檢驗醫學部醫事檢驗師 卓信慶
檢驗醫學部醫事檢驗師 董馨璘
檢驗醫學部醫事檢驗師 林晨方
檢驗醫學部醫事檢驗師暨組長 簡慈儀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