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障礙網頁說明  台大醫院:::
   
 
:::

專題報導

 你想參加臨床試驗嗎?--臨床試驗簡介
 電燒?電療,雷射?放射—放射線治療Q&A
 腎細胞癌的藥物治療
   
   
 前期專題報導



 

 

:::
腎細胞癌的藥物治療
內容下載 :
 

癌症的藥物治療發展快速,從過去的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再到最新的免疫治療,效果增加,副作用下降,晚期病人可能有效。近十年,標靶治療是「轉移型或晚期腎細胞癌(病理上為亮細胞癌)」的標準治療,成功延長病人的平均存活期將近一倍。近年來,隨著免疫治療療效受到臨床試驗證實,在2018年歐洲泌尿協會的治療指引,免疫治療的地位已漸漸被提昇至前線。

標靶治療
癌細胞透過某些關鍵的生物因子進行成熟、分裂,而一般細胞不太需要這樣的生物因子。標靶治療便是阻斷這些特殊的生物因子,阻止癌細胞生長,或讓癌細胞自我凋亡。相較於傳統化學治療分別「好、壞」的能力有限,標靶治療比較能「有選擇性地」攻擊「壞的」細胞。在腎細胞癌中,重要的生物因子有二:血管表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簡稱VEGF)與mTOR。

VEGF抑制劑:抗血管新生作用
人體的血管系統彷彿高速公路,讓氧氣及養分能抵達全身的每個細胞。為了獲取更多的氧氣及養分,癌細胞會分泌VEGF,讓血管重新形塑、延伸,稱為「血管新生」。就像在高速公路上新建許多通往腫瘤的交流道,讓養分及氧氣的運輸能夠大量的抵達腫瘤細胞。VEGF抑制劑便是阻斷交流道的形成,腫瘤細胞便會因缺乏養分及氧氣的交換而凋亡。

在腎細胞癌中,除了傳統的癌思停注射劑(bevacizumab),尚發展了幾種口服標靶藥品,在晚期或轉移性腎細胞癌能夠延緩癌細胞的擴張,例如,紓癌特及福退癌是目前的首選藥品。 然而,這類標靶藥品有類似的副作用,可能引起肝功能以及甲狀腺功能異常,須定期追蹤。可能和某些心血管事件相關,例如高血壓,建議病友規律量測血壓。如有心臟不適、心搏不規則、呼吸喘、水腫、胸悶等,建議回診告知您的醫師。可能影響血小板及凝血功能,建議注意出血事件,如接受手術,請告知醫師正在使用此類藥品。在使用此類藥品期間,不建議食用葡萄柚或柚子,如有服用其他藥品,請務必告知您的醫師或藥師。

Sunitinib(紓癌特12.5 毫克/膠囊)
常用劑量為50毫克(4顆膠囊),一天一次。以六周為一個單位循環,在六周之中,連續服用四周後,接著休息兩周,再進行下一個循環。紓癌特可以打開膠囊給藥。

Pazopanib(福退癌,200毫克/錠)
常用劑量為800毫克(4錠),一天一次。胃酸會影響福退癌的吸收,建議與食物間隔服用,吃藥後需間隔至少1小時後再用餐,用餐後需間隔至少2小時再服用此藥品。福退癌和制酸劑也需相隔2小時。福退癌不建議剝半或磨粉,如有必要,建議以溫開水浸泡,待藥品軟化崩散後呈懸浮液狀態再使用。如出現持續腹痛,建議儘速就醫。

Sorafenib(蕾莎瓦,200毫克/錠)
相較於紓癌特及福退癌,蕾莎瓦是第二線的選擇。常用劑量為每次400毫克(2錠),早、晚各一次。胃酸會影響蕾莎瓦的吸收,建議與食物間隔服用,吃藥後需間隔至少1小時後再用餐,用餐後需間隔至少2小時再服用此藥品。蕾莎瓦可能導致皮膚副作用,如紅疹、結繭、水泡等等,醫師會為您調整劑量或給予外用藥膏,通常能有效緩解。

mTOR抑制劑
mTOR抑制劑屬於傳統型的標靶藥品,在抗血管新生治療無效的狀況下,仍是可以考慮的選擇。然而,除了癌細胞之外,某些正常細胞也依靠mTOR執行正常功能,因此也會被此藥物所影響。這類藥品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發生感染風險較高,如有發燒、盜汗、咳嗽、呼吸困難、體重減輕或腹痛不止等症狀,建議儘速就醫。服用此藥品也須定期追蹤肝、腎以及血球功能。因可能影響傷口癒合,手術前需告知醫師正在使用此類藥品。在使用此類藥品期間,不建議食用葡萄柚或柚子,如有服用其他藥品,請務必告知您的醫師或藥師。

Everolimus(癌伏妥5毫克/錠):常用劑量為10毫克(2錠),一天一次。建議整粒吞服,如無法整粒吞服,建議以溫開水浸泡,待藥品軟化崩散後呈懸浮液狀態再使用。

Temsirolimus(特癌適注射劑):注射劑,每周注射一瓶(25毫克)。

免疫治療
在腎細胞癌的藥品治療中,免疫療法是重要的里程碑。過去已經發現,免疫系統具有清除腫瘤細胞的能力。當增強免疫系統的能力,如施打干擾素(interferon)或介白素(interleukin),可以達到抗腎細胞癌的效果;然而這樣缺乏選擇性地把免疫系統全部活化,卻帶給了病友許多副作用。

近年來發現,因為腫瘤細胞能分泌一些特殊物質(如,PD-L1以及CTLA-4),阻止免疫系統清除腫瘤的作用。原本具有清除癌細胞能力的免疫系統,像是被腫瘤踩了「煞車」一般,免疫系統變得無法清除腫瘤細胞。過去的免疫療法直接增強免疫系統,是直接踩「油門」,效果有限卻帶來許多副作用;免疫療法的新觀念,便是讓腫瘤放掉「煞車」,免疫系統便會正常運作,進而清除腫瘤細胞。因為這樣新的免疫治療在癌症治療突破性的進展,2018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頒給兩位研究免疫治療的學者。

Nivolumab(保疾伏注射劑)加上Ipilimumab(益伏注射劑)的雙重免疫治療,在中至高風險腎細胞癌病人群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根據歐洲泌尿協會治療指引,可考慮作為第一線治療。然而,臨床試驗發現治療效果和PD-L1的表現型有關,未來可能會朝向個人化醫療的方向發展。目前免疫治療或免疫治療相關的檢測,並未完全取得健保給付。

相較於過去,腎細胞癌的治療進步良多,許多突破性的新藥是病友的福音。然而,新藥的臨床經驗較少,長期的研究會有助於醫療人員更了解這些藥品。目前,沒有任何一種藥品沒有副作用,更沒有一種藥品能夠完全控制疾病。臨床上,醫師會依照您目前的身體狀況,提供適合您的治療選項。在新藥臨床試驗推陳出新的年代,專家學者的建議百家爭鳴,任何新藥相關的資訊,都建議與您的醫師或藥師討論再決定。


藥劑部藥師 王國展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

 

 

 

   
 

 

::: 健康電子報各內容及圖片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令保護,非經臺大醫院及作者同意前不得轉載、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等行為,以免觸法。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地址:臺北市中山南路7號  電話:(02) 23123456

 

 

訂閱/取消 與我們聯絡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