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障礙網頁說明  台大醫院:::
   
 
:::

專題報導

 如何防止運動傷害?
 退化性關節炎復健治療
 肉毒桿菌於醫療上之應用
   
   
 前期專題報導



 

 

:::
肉毒桿菌於醫療上之應用
內容下載 :
 

肉毒桿菌的簡介
肉毒桿菌素(botulinum toxin)是由肉毒桿菌(Clostridium botulinum,屬於革蘭氏陽性的厭氧芽孢桿菌)所產生的一種強效神經毒素,由於具有多種作用機轉,目前廣泛應用於各個醫學領域。肉毒桿菌素總共有七種血清型(A到G型),它們的結構相似,但血清學和抗原性不同;A、B、E、F型會造成人類肉毒桿菌中毒,C、D型則是具有動物毒性;其中A型和B型因為作用時間比較長,而被核准在臨床上使用。肉毒桿菌素不只是醫學美容的新寵兒,也可以治療許多運動機能亢進疾病、腺體機能亢進疾病,以及用以改善疼痛狀況。

肉毒桿菌的發現與發展
肉毒桿菌的首次露面是在1897年,細菌學家發現它產生的毒素會造成肉毒桿菌中毒(botulism);從那時起,由不同細菌菌株產生的七種肉毒桿菌素血清型陸續被發現。肉毒桿菌素的臨床應用最初是在1970年代,因為鬆弛肌肉的作用,肉毒桿菌素被用於麻痺眼外肌來矯正兒童斜視;隨後,肉毒桿菌素被用於治療各種肌肉過度活動的疾病,例如眼瞼痙攣、斜頸症等等;在1992年,第一份利用肉毒桿菌素改善眉間皺紋的報告被發表,隨著越多的功效被發現,肉毒桿菌素逐漸在醫療和美容領域大放異彩。

肉毒桿菌的作用機轉

  1. 肌肉鬆弛:
    肉毒桿菌素被注入人體後,它的重鏈會和運動神經末梢的受體結合,然後藉由胞吞作用(endocytosis)進入細胞質;進入細胞質後,它的輕鏈會裂解SNARE受體(soluble N-ethylmaleimide-sensitive factor attachment protein receptor),SNARE受體是乙醯膽鹼(acetylcholine)行胞吐作用(exocytosis)所需要的蛋白質複合物,由於裂解的關係,乙醯膽鹼不能行胞吐作用而被保留在神經元內,無法與肌纖維上的受體結合並刺激肌肉收縮;肉毒桿菌素藉由化學去神經化(chemodenervation)來阻斷神經肌肉的傳遞,進而導致肌肉麻痺;藉此機轉,肉毒桿菌素成為治療多種運動機能亢進疾病以及改善動態性皺紋的有用工具。
  2. 止痛:
    肉毒桿菌素能降低肌肉張力和鬆弛肌肉,因此有助於減輕肌肉緊繃型頭痛;除此之外,因為SNARE受體除了會影響乙醯膽鹼的釋出,也和多種疼痛相關神經傳導物質的釋放(例如glutamate、物質P等等)有關,肉毒桿菌素藉由改變SNARE受體的結構來抑制各種疼痛相關神經傳導物質的釋放,再加上它的肌肉鬆弛作用可以減少周邊血管和神經被壓縮的程度,這些機轉讓肉毒桿菌素具有緩解疼痛的效果。
  3. 抑制腺體分泌:
    肉毒桿菌素的化學去神經化作用,可以讓腺體暫時不受神經支配,此機轉可以改善局部多汗、唾液過度分泌等狀況。

雖然肉毒桿菌素具有多種用途,但它的作用是暫時性的,因為會長出新的側支神經末梢,且原始的神經末梢也會再生,通常在注射後約三個月,神經肌肉接合處開始形成新的神經肌肉連結,肌肉的功能就會開始明顯恢復,因此治療後的三到六個月,可能需要重新注射來維持效果。

肉毒桿菌的治療用途
肉毒桿菌素因為具有上述種種機轉,因此可用於痙攣、斜視、腺體過度分泌等狀況,詳細的治療用途如下表所示:

肉毒桿菌的注意事項
根據現有的數據,如果使用正確的劑量、有良好的注射技術與適當的適應症,注射肉毒桿菌素是相當安全的,副作用通常輕微且短暫,大多在一週內發生;常見的不良反應有注射部位的腫脹和瘀血、輕微頭痛、類流感症狀等等。雖然嚴重不良反應的風險很低,但與注射肉毒桿菌素相關的副作用如吸入性肺炎、過敏反應、免疫反應(immunogenicity)、擴散作用及全身性毒性等還是被報導過。詳細的注意事項如下表所示:

結論
肉毒桿菌素除了廣為所知的醫學美容用途,還可以治療多種病症、改善許多患者的生活品質;注射後除了觀察有無任何不適,也需配合醫師的指示復健及持續追蹤,以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註:聯(連)帶動作Synkinesis是指「Involuntary movement of muscles or limbs accompanying a voluntary movement」,例如影響到臉部會造成表情無法對稱和眼睛無法閉緊等等。

參考文獻:

  1. Yasaman Safarpour et al. Botulinum toxin treatment of movement disorders. Current Treatment Options in Neurology (2018) 20:4.
  2. Giorgio Sandrini et al. Botulinum neurotoxin type A for the treatment of pain: not just in migraine and trigeminal neuralgia. The Journal of Headache and Pain (2017) 18:38.
  3. Christopher J. Chermansky et al. Use of botulinum toxin in urologic diseases. Urology (2016) 91:21-32.

 

藥劑部藥師 張書榕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

 

 

 

   
 

 

::: 健康電子報各內容及圖片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令保護,非經臺大醫院及作者同意前不得轉載、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等行為,以免觸法。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地址:臺北市中山南路7號  電話:(02) 23123456

 

 

訂閱/取消 與我們聯絡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