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下載 : |
 |
|
|
自2004年起,腫瘤病房護理長及社工師,邀請了芳療、繪畫、音樂、黏土、卡片製作等方面的志工老師,在病房提供病人家屬藝術治療DIY活動,也開啟了我的「開心小舖」病房課程,次年我的卡片活動也走進了緩和醫療病房。
活動主要是使面臨病痛折磨、心靈煎熬的癌症住院病人及其陪伴家屬,透過精油按摩、音樂、畫畫及卡片製作等課程安排,感受視覺的美感、聽覺的薰陶,讓心靈壓力得以舒解;同時藉由實際操作獲得滿足,並且享受完成作品的成就感。最重要的是期盼參與的每一個人都能在短暫的活動過程中轉移注意力,暫時忘記痛苦,綻放由衷的笑容。
回顧這10年來陪伴病人的過程,雖然受邀擔任卡片志工老師,但本身並非美術科班,初期壓力甚重,隨著時間更顯出自身能力不足,令我常思索著「離隊」與否。所幸身為牧師的先生一面鼓勵我:「這是有價值的事情,而且創意是從學習來的。」一面從旁協助我學習。漸漸地看見病人期待禮拜三的來臨,從活動中得到喜樂、成就,並以手作卡片致贈感謝醫護人員及身旁關心的人,這些舉動,再再激勵我努力學習。病友珍珠般寶貴的笑容讓我更用心備課,並下定決心盡可能不要請假,因有人如此期待我的到來。
然而因時代變遷,3C產品盛行及對實用性的注重,讓陪伴病人走過10個寒暑的卡片製作活動,在2017年初悄然走入歷史,再次迎來的是既實用又療癒的「蝶古巴特Decoupage」DIY課程。蝶古巴特的進場,帶來更令病人家屬期待「開心小舖」的時刻,愈加深入達到「開心小舖」的初衷。
猶記那日志工們連人帶床的將朱小姐推進6A交誼廳參加活動,尾聲時,她說居然一時忘了自己是末期重症病人,並娓娓道出即將出院及再參加活動的渴望,社工師當場歡欣的邀請她下週三再來參與,她當下露出熱切盼望的笑容。隔週三一踏進交誼廳,就聽見她的聲音:「蔡老師,我來了!」身旁她的先生臉上堆滿笑容回應著:「她每天都企盼著星期三的到臨,活動是她最快樂的時間。」簇擁著她的志工群也告知:「羅密歐茱麗葉(對朱小姐夫妻的暱稱)是搭救護車來的喔!」能讓病人家屬感到快樂、滿足當下,對我來說,心裡有著滿滿的感動!這大約是2017年5月的事。然而快樂的時光彷彿特別短暫,6月她再次入院,這次是羅密歐完成作品送給茱麗葉,因她已無力親為。
因為朱小姐,社工師與我再次肯定「開心小舖」的服務價值。10年的努力,內心積攢著點點滴滴令人感念的回憶,只是要走的路甚長,要服務的人仍多,期待新血的注入,讓住院的病人不僅能在週二進入禪繞畫的寧靜,週三蝶古巴特手作的喜悅,及週四芳療的享受,甚至能天天都在「開心小舖」裡開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