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障礙網頁說明  台大醫院:::
   
 
:::

專題報導

 嘸講你毋知,講乎你了解~血液透析與腹膜透析之差異
 核子醫學檢查與輻射安全
 腹膜透析液簡介
   
   
 前期專題報導



 

 

:::
腹膜透析液簡介
內容下載 :
 

腎臟是人體主要排除水分和身體廢物的器官,當腎臟因疾病或其他原因遭受不可逆的損害時,腎功能就會逐漸衰退至無法恢復的狀態,稱為慢性腎臟病。初期時可能沒有任何症狀,當腎功能漸漸下降,身體無法排除廢物時,就可能開始出現噁心、嘔吐、少尿、蛋白尿、水腫、喘不過氣等症狀。腎功能衰退至原本六分之一時,稱為末期腎臟病,此時會有明顯的尿毒症狀,必須依賴替代療法來取代原本的腎臟功能,包括洗腎和腎臟移植。

臺灣近年因慢性腎臟病防治推廣有成,洗腎人口增加的比例有下降趨勢,但每年洗腎人口仍有6~7萬人。造成洗腎人口居高不下的原因包括:(1)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造成的腎臟損害。(2)國人不當用藥。(3)全民健保降低洗腎的經濟負擔,使民眾洗腎意願變高。(4)慢性病存活率提高,使得疾病造成的腎病變人口增加。(5)洗腎品質良好併發症低。(6)腎臟移植率比其他國家低。

洗腎可分為「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兩種方法各有優缺點,以下著重於「腹膜透析」的介紹。腹膜是腹腔內一層包覆器官的薄膜,上面有大量的微血管。腹膜透析需在腹腔植入一條永久性導管,經由導管注入透析液在腹腔內停留約4~6小時,將身體的廢物和水分移除至透析液中,之後引流出來,再注入新的透析液,換液過程約30分鐘,每天需執行3~5次。換液時間沒有一定,可依日常生活作息調整,場所也沒有限制,可在家裡或工作場所進行,但換液環境及操作必須符合特定條件以免受到感染。

另外有一種全自動腹膜透析機,在晚上睡覺時機器會依照設定自動執行換液,需要時間約8~10小時,早上起床後將身上導管與機器線路分離即可。如此白天只需執行一次或不需執行換液,較不會影響白天的作息。

腹膜透析是藉由下列兩種方式將廢物或水分移除至透析液中:(1)擴散作用(Diffuse),靠著透析液及血液間的濃度不同來將廢物擴散到透析液中;(2)滲透作用(Ultrafiltration),透析液的高滲透壓會形成一個梯度,讓身體水分可以滲透到透析液中。

腹膜透析液介紹
自從1959年Dan Baxter公司生產出第一個商業腹膜透析液以來,至今其內容物變化不大。理想的透析液應具備下列條件:

  1. 持續而且可預測的溶質(廢物)清除率,且只會有少量滲透性物質會被人體吸收。
  2. 如果病人需要,可提供病人缺乏的電解質和營養。
  3. 在不干擾腹膜透析液溶質作用的情況下校正酸鹼平衡問題。
  4. 無菌而且能抑制病原和微生物生長。
  5. 不含有毒金屬。
  6. 在腹腔內具安定性。

腹膜透析液的組成主要包括滲透壓物質、緩衝液和電解質。市面上有各種體積的成品,臺大醫院目前有1L、1.5L、2L、2.5L、5L。以下為各組成物質的介紹:

一、滲透壓物質
移除水分是透析的基本要求。滲透壓物質讓透析液成為高張溶液,藉由滲透壓梯度來移除水分。最早的透析液是生理食鹽水,1940年代後,開始加入葡萄糖作為滲透壓物質。理想的滲透壓物質必需具備下列特性:

  1. 容易代謝為無毒性的產物。
  2. 不易被吸收。
  3. 安定且對腹膜無害。
  4. 便宜。
  5. 低濃度時即具有有效的滲透壓。
  6. 被吸收後不會產生代謝物。
  7. 被吸收後具營養價值。
  8. 容易製造生產。
  9. 不能影響腹膜的防禦能力。

滲透壓物質主要分為兩大類:低分子量及高分子量。低分子量物質中最常使用的是葡萄糖溶液,常見的濃度為1.5%、2.5%、4.25%。這類透析液對保存餘尿較有效果,但對殘餘腎功能的保存沒有明顯幫助。其他常用的低分子量物質為胺基酸溶液,通常只使用於營養不良或反覆腹膜炎的病人,使用時也必須適當補充營養,濃度為1.1%,大部分為必需胺基酸。高分子量物質需較高濃度才能造成滲透壓梯度,所以黏性較高,會影響透析液的注入和排出。最常使用的為葡萄糖聚合物,濃度為7.5%,對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比低分子量的葡萄糖溶液好,但較容易造成體液過多,且會干擾血糖值的檢測,需特別小心。其他會使用的物質還有多胜肽,效果及耐受度佳且人體吸收量比葡萄糖少,但須更多研究來評估長期使用對身體的影響。

二、緩衝液
最常使用的緩衝液是乳酸,較安全。其他醋酸和碳酸因副作用的關係較少使用。

三、電解質
市面上的透析液裡添加的電解質有:鈉、鈣、鎂、氯。

  1. 鈉:腹膜透析液中鈉的濃度為130-137 mmol/L,為了避免在移除水分時造成高血鈉,透析液中的鈉濃度會比體內濃度稍微低一點。
  2. 鈣:最早透析液中鈣的濃度為1.75 mmol/L,但病人常有高血鈣的情況發生,原因可能是病人同時使用維生素D衍生物及降磷的鈣片。使用低鈣的透析液可改善這種狀況,研究顯示1.25 mmol/L對多數病人是安全的。然而低鈣透析液也有造成低血鈣的風險,尤其是沒有規律服用鈣片的病人。
  3. 鎂:透析液中鎂的濃度為0.5-1.5 mEq/L,多數試驗顯示1.5 mEq/L的濃度容易造成高血鎂,所以現在較常使用的濃度為0.5 mEq/L。
  4. 氯離子是陰離子,伴隨著陽離子(鈉,鈣,鎂)含於透析液中。另外通常透析液中不會加入鉀離子,大部分腹膜透析病人血鉀都可維持在4 mEq/L左右,但仍有10-36%的病人會發生低血鉀,這時可視需要在透析液中加入鉀離子,然而最推薦的方式還是用口服方式補充。

腹膜透析的注意事項及併發症
腹膜炎是嚴重的腹膜透析併發症,通常是換液時操作不當造成的,導管的感染也可能會發生,有些情況除了抗生素治療外還需要拔除導管,只要能照著醫護人員的指導進行操作與清潔,可大大降低感染的發生率。

因腹膜透析會流失蛋白質,長期下來會造成營養不良,且透析液中含葡萄糖,可能會造成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謝疾病。除了可使用含胺基酸的透析液外,也要適時補充各種營養,並積極控制血糖及血脂。

其他可能發生的併發症為疝氣、會陰部及腹壁水腫、骨骼病變、低血鉀等。

跟血液透析相比,腹膜透析可免去常跑醫院的麻煩,日常生活會比較彈性,雖然有一些不便或風險,但只要照著醫護人員的指示,必要時也可諮詢營養師,就能與疾病共存且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藥劑部藥師 許卉娟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

 

 

 

   
 

 

::: 健康電子報各內容及圖片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令保護,非經臺大醫院及作者同意前不得轉載、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等行為,以免觸法。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地址:臺北市中山南路7號  電話:(02) 23123456

 

 

訂閱/取消 與我們聯絡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