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障礙網頁說明  台大醫院:::
   
 
:::

台大花絮

 【金山快訊】我見我聞---小藥師在金山的經歷
 【雲林快訊】照亮雲嘉地區職災勞工的「燈塔」─臺大醫院雲林分院成立「中區職業傷病防治中心」
 看見一點點的好
   
 前期台大花絮



 

 

:::
看見一點點的好
內容下載 :
 

出院後,我很努力地讓自己變好
每天每天地努力
真希望有人看見我的一點點好……
                              ---精神障礙者阿華的心聲

社會上對精神障礙者的認知,常隨著特殊事件或媒體片面的報導而改變,很多人看到特殊事件後,立即出現的反應常是:「那個人一定有神經病!好可怕,精神障礙者是不定時炸彈!」然後,就這樣有意無意、以偏概全地認定和擔心精神障礙者的存在,好似精神疾病便等同於恐怖份子般危險,這些都是過於簡化、不正確的聯想。

最近,聽到一位長期罹患精神疾病的阿華說,在看到新聞駭人的消息時,他非常害怕,甚至又開始膽戰心驚起來。雖然「害怕」是每個人都會出現的情緒,但他的害怕又多了一點,因為他開始擔心明天去上班的時候,同事會投以什麼眼光,主管會不會又要開始關注他的工作表現,甚至重新思考要不要繼續任用他;他每天出門,走出大樓,管理員總是看著新聞不斷地播放「精神疾病患者又殺人了……」、「請民眾注意身邊相關精神疾病份子……」等,一再強調「精神障礙者是社會中的不定時炸彈」的訊息,管理員回頭看他的眼神,讓他焦慮地發抖。

是啊!誰能想像身為一位精神疾病患者,除了自身需要對抗疾病的不易外,還必須承受那些外在的壓力及控訴。他說:「好像不管走到哪裡,只要看過醫生、住過精神科病房就會被貼上標籤,之後便難以擺脫,好希望有誰能看看我們為生活不斷努力所表現的一點點好,看見一點點好就夠了。」

身為社會工作師,我感到心酸,想想一直以來社會文化的汙名化是如此難以改變,而媒體過於簡化的歸因,卻那麼容易地否定了一群持續努力,且沒有暴力行為的精神疾病患者。對於阿華,我傾聽他的訴說,同理他的情緒,也協助他釐清自己和犯罪者的不同,因為不是每位精障者都會犯罪,阿華也需要去區辨、懂得在接收這樣的訊息時,別急著對號入座,造成過多的焦慮。最後,強化他一直以來的努力,希望他能學習肯定自己、相信自己,因為真的很不容易,同時也希望有更多人可以看見那背後默默耕耘的故事。

罹患思覺失調症的阿華在那段被幻聽幻覺干擾的日子裡,感到很痛苦,無法工作、無法維持以往的人際互動,原有的功能因發病而退化,原本正常的生活作息也因藥物的副作用而受影響,他面臨的世界全然不同,而家人對於要照顧罹病後的阿華感到惶恐。生病,受影響的不只是阿華本身,是整個家庭需要一起面對的課題。所幸當初阿華願意接受醫療幫助,也花了很長的時間一邊復健一邊調整自己的期待和接受生病的自己。更重要的是家人一路陪伴著阿華,家人對疾病的了解從懵懵懂懂到開始知道如何應對、藥物對生活作息的影響、從怪罪到包容提醒,家人的支持總讓阿華能夠重新站起來,這都是努力的成果。

阿華度過了人生中最艱難的七年,雖然偶爾還是得面臨生活中緊張的壓力和復發的可能性,但目前正開始重返工作職場,重新找尋自己在工作上的定位和價值。事實上,像阿華這樣的精神疾病患者大有人在,希望下次大家在看到新聞聳動的標題後,能再花點時間區辨精障者和犯罪者的不同,別急著將兩者劃上等號。

在和阿華互動的過程中,我看見他很多很多的好,大過於他希望被看見的。

 

社會工作室 高社工師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

 

 

 

 

 

 

   
 

 

::: 健康電子報各內容及圖片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令保護,非經臺大醫院及作者同意前不得轉載、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等行為,以免觸法。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地址:臺北市中山南路7號  電話:(02) 23123456

 

 

訂閱/取消 與我們聯絡 回首頁